第100章嶺南縣終焉之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宋國鄉兵新降,軍心未附,如果在戰鬥的時候,這些人突然反水,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樣吧,你和馬璘、文才喻三人負責統領這些降軍,去嶺南縣城和李晟會合,在嶺南城中好好整訓這些降軍,為防萬一,本將軍讓徐寧所部和你們同行,一路上,你們好好交流一番。”
聽到哥舒翰的安排,衛伯玉點了點頭,和馬璘相比,衛伯玉雖然劍術驚人,但在武藝和指揮上卻都略遜對方一分。不過,若論政治嗅覺上,他衛伯玉卻非是馬璘能比擬的。
對於哥舒翰的暗示,他當即心領神會,他和馬璘剛入恆國就立下了單槍匹馬深入敵營,斬殺敵將,降服一軍的大功,已經是非常扎眼了。
如果再去解決了宋國援軍,一上來就把功勞全部搶光了。那他們二人以後在恆國,反而會寸步難行。
索性,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反正來日方長,做好整編降軍的工作也是大功一件。也更方便他們二人將來,更好的融入恆國的軍制體系中。
見到衛伯玉接受了安排,哥舒翰也暗暗點了點頭。身為衛伯玉的老上級,他明白衛伯玉已經看出了他的意思。
其實他也很無奈,別看林凡對他大力提拔。到達恆國不久,就被委任為一軍之主。但他終究不是梁郡之人,還沒有在恆國完全站穩。
而這次出征,身為哥舒翰舊部,但在恆國卻沒有官職的衛伯玉二人在擊破哈蘭生部隊上立下首功,對哥舒翰既是驚喜,也是不小的麻煩。
如果直接厚賞重用二人,恆國朝堂上少不了他任人唯親,潛懷異志的聲音。但是壓制不賞,又會傷這些老部下的心。更重要的是,到時唯一能支援他的唐國流亡士人們恐怕也會疏遠他。
故而哥舒翰讓去嶺南城整編降軍,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同時,避免他們二人因為驟然立功,而遭到妒忌過於孤立。
看著遠去的部隊,哥舒翰對關勝說道:“留一營人馬在霖城鎮駐守,其餘人隨我出城埋伏敵軍。”
關勝一聽哥舒翰的安排,不由疑惑的問道“將軍,我們有城牆之堅,為何不拒牆而守,要出去和敵軍正面交戰呢?”
哥舒翰拍了拍關羽的肩膀,微微笑道:“我們這次的任務是迂迴突襲,如果時間耽誤的太久,那還有什麼突襲的效果呢?而且給了宋國內部鄉兵集合的時間,讓他們對我軍進行合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關將軍所想,敵軍必然也會認為我軍在城中駐守,在這個時候,我們反其道而行,主動出城埋伏敵軍,必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將軍高智!”關勝聞言,自覺哥舒翰說的極有道理。
而另一邊,李芾也集合了嶺南縣其餘幾鎮的人馬朝霖城鎮奔來,此時的他已經透過武家村逃出的哈蘭生親信口中得知哈蘭生潰敗,4鎮鄉兵投降恆軍的訊息。
哈蘭生的敗亡對於李芾而言,猶如晴天霹靂,他無法想像,哈蘭生手中足足擁有4萬多的人馬,怎麼會在一天之內就敗得如此側底!
同時,李芾對於此行,也有了很大的疑慮,哈蘭生4萬大軍都敗的如此側底,那麼自己麾下這兩萬三階鄉兵,如何抵擋攜大勝之威的恆軍主力呢?
在進行了一番考慮後,李芾下令全軍拋棄所有多餘的物資以及雜物,每人只攜帶武器弓箭,輕裝前行。
如今,他只能使用急行軍,乘著恆軍歷經大戰,人困馬乏之際,與恆軍進行殊死一搏,因為他知道,一旦讓恆國有了整頓時間,恐怕自己再也無力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