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要不是自家祖母拖著病弱的身子游說了四王八公,太上皇年少未掌權,皇貴妃病弱孃家勢弱,大陳的江山早就當時的果親王改換門庭了。

可是後來呢,太上皇登位之後像是得了健忘症一樣,完全的將之前和甄家約定立甄太妃為後,尊甄大將軍為相的事情拋之腦後。

藉口太皇太后留下旨意,去了如今的太后娘娘,還封了親近太后的丞相為相。

不過他到底還要些臉面,表面上不敢做的太過分,對於甄家看上去也頗為優容,甚至還封了甄太妃為皇貴妃。

但是實際上呢,將甄太妃恃寵而驕的名聲大肆宣揚,致使甄大將軍在清流中的名聲破壞殆盡,最後還用了“封賞”的名聲將甄家踢出了京都,發往了西北。

好在奉聖夫人早有打算,靠著聖祖皇后留下來的人脈以及資源,甄大將軍很快在西北站穩了腳跟。

面對強大的威脅,太上皇又“溫和”了起來,不僅對甄大將軍大加讚賞 ,甚至還私下許諾,只要甄太妃誕下子嗣,就會立刻被封為太子,不過已經被捨棄過一次的甄家已經不相信了。

當年群臣都以為皇三子的夭折是甄家出的手,但是卻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完完全全都是太上皇一手策劃的。

要不然,僅憑著太后和承恩侯的人,又如何能從深宮之中將小皇子神不知鬼不覺的運出來呢。

太后這些年也是恨錯了人,當年追殺皇三子的人並不是甄家,相反,甄家為了能讓康王順利繼位,在知道清風帝是雙生子之後,還會盡心盡力的保護皇三子。

真正想要皇三子性命的一直都是太上皇。

更可笑的是,太上皇既然都已經選擇了“殺子”,但是卻不想和太后撕破臉,更不想揹負這樣的惡名,於是甄家就被迫背上了這口黑鍋。

也就是自家姑母是個拎不清的,還以為太上皇真的對她一片痴心,殊不知太上皇根本就沒想過讓她懷上帶有甄家血脈的皇子,每次招她侍寢都會讓人點上避子的薰香。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薰香也不是每次都管用,姑母還是懷上了龍嗣,滿心歡喜的盼著皇子的降生。

卻不想想,太上皇為了穩固皇位,那可是連嫡出的皇三子都能捨棄的,又如何會將姑母的孩子看在眼裡。

於是在姑母懷孕八個月去看祖母的時候,她又一次遭了暗算,雖說甄家盡力搶救,不過孩子還是沒了。

奉聖夫人擔心會被太上皇找到藉口針對甄家,當機立斷的將甄家二爺外室生的雙生子中的男孩兒報給了暈厥過去的甄太妃,為了避免這件事情被發現,另外的女孩兒只能送離甄家。

想到那個被送走之後一無所蹤的堂妹,甄寶寧的眼神閃過意思堅定,太上皇把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當中,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早晚會讓他付出代價。

“甄大公子既然這樣說,百孝就開啟窗戶說亮話,只靠著這麼一張不知真假的圖紙就想從我紫武國借兵,那是不可能的。

我紫武國想要的也不是甄大公子說的什麼不危害紫武國,而是借兵給甄家,對於我紫武國有什麼好處。”

牛百孝開誠佈公的道。

“百孝殿下,寶寧之前也說過了,這圖紙只是誠意,為了就是讓殿下去試驗一下,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圖紙,自然會考慮和甄家的合作,您說呢?”

甄寶寧不急不躁,彷彿真的不把之前的圖紙放在眼裡,這態度也讓牛百孝沉思了起來,想了想,開口對甄寶寧道:

“甄大公子,不是我紫武國出爾反爾,你也知道,大陳到底疆域遼闊,這些年也算是風調雨順,我們紫武國貿然插手的話,你們甄家也不一定能勝出。”

牛百孝這話算是極為坦誠了,他是真的不看好甄家起兵反了如今的清風帝的。

畢竟相比較之前的太上皇,如今的清風帝在大陳還是頗得民心的,不光賦稅比之前有所下降,就連太上皇時期混亂的朝政也在他執政之後有了改善。

“殿下放心,我甄家的胃口沒有那麼大,也沒有將大陳一口吞下的想法,之前寶寧也說過了,甄家的大本營不在金陵,想拿下的也不是金陵,跟殿下借兵也不是為了眼前。”

甄寶寧不以為意,牛百孝到底目光短淺,只要是太上皇還活著,以後大陳的事情還有的折騰。

“甄家想要拿下的是西北?”

牛百孝試探的問甄寶寧。

這話雖說是疑問的口氣,但是卻也有幾分篤定,之前他只當甄寶寧是隨口敷衍,這會兒見他極認真,也多了幾分相信。

怪不得甄家願意將船隻的構造圖交出來,如果甄家想拿下的是西北,這東西對於甄家來說還真的是可有可無。

“正是,百孝殿下,甄家可以將最先進的船隻製造技術提供給紫武國,甚至可以幫著紫武國拿下揚州等地。

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殿下要在甄家選定的時機出兵大陳,幫著甄家將西北拿下,和大陳劃山而治。

“劃山而治?”

不止牛百孝,好不容易混到窗戶外面偷聽的楊旭也是倒抽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