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有些頭疼,和所有人一樣,一些固有觀念的改變是很痛苦的。

在她心裡,癩頭和尚和坡腳道人都是壞人,還是那種看人下菜碟的壞人,突然告訴她,她之前的看法是錯誤的,這二人都只是做了他們想做的事情,並沒有對不起任何人,她一下子就有點接受不了了。

之前看紅樓夢原書的時候,她對這一僧一道是厭惡的,覺得兩個人只是打嘴炮,動不動就度化這個度化那個的。

當然,她現在對這倆人也是不喜歡的,可是換一個方向來看,這二人其實才知難得的有堅持的人。

他們的目的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引導紅樓中人忠於自己內心的想法!

你如此下去會導致命運坎坷,我勸說你,我引導你,但是如果你堅持,那我也尊重你的選擇。

就像賈寶玉,他被一僧一道攜了攪入了紅塵,二人也承認與他也是有因果的,可是等到賈寶玉做出了忠於心靈的選擇之後,二人也沒有干涉過他的選擇。

同樣作為天上的神仙,他們又比得了賈家老祖囑託的警幻仙子要超脫許多。

警幻仙子希望二人能“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希望賈寶玉能從於世俗,走上“正道”。

那這裡的正道是什麼?那必然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過顯然一僧一道是不認同的,他們更願意引到賈寶玉忠於內心的選擇。

換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一僧一道對於賈寶玉的作用更類似於《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兔子。

在他們的守護之下,賈寶玉完成了自己內心的抉擇,明悟了世間一切皆為虛幻,幻滅之中幡然醒悟,得知人生的真相,自此斬去三千煩惱絲,從此遁入逍遙自在門。

這想法對嗎?在某一個層面上應該是有道理的,畢竟一個人如果丟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那他的生存就是沒有意義的。

可是迎春認同嗎?

不!

她不認同。

一個人應該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固然是重要的,可是如果只忠於內心的選擇,卻忽視了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那就是不對的。

“大師,你和渺渺真人的做法,小子能理解,但是恕小子不敢苟同。”

理清楚了自的思路,迎春又一次開口了。

她沒有像之前一樣喊眼前的癩頭和尚作“和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自己的態度。

從某一個方面來說,癩頭和尚的確稱得上是一位大師。

“小公子但說無妨。”

癩頭和尚被當面反駁也沒有羞惱,臉上很平靜的樣子。

“大師,不說這三位姑娘,小子想問大師,當初您和渺渺真人帶了通靈寶玉到紅塵中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迎春的眼睛很是清亮,像是能看穿人心一樣。

“這卻也是貧僧與渺渺真人的疏忽,當日我和他從塵世回幻境,路過青埂峰的時候,沒能忍住口舌之快,將紅塵中榮華富貴的事情說了。

卻沒注意到身旁女媧補天之時遺落下的通靈玉,這話被他聽了,引得他凡心大動,苦苦哀求,我二人也是想著事情是因我二人而起,又覺得世間萬物皆應從心,這才答應了他,將他帶入了塵世。”

癩頭和尚也沒瞞著,將事情簡單的說了。

“萬物皆應從心,這就是小子不敢苟同大師的地方。”

沒等癩頭和尚在說什麼,迎春又道:

“就像通靈玉,大師,你和渺渺真人將它送入塵世,想來對他應該是很關注的,那您覺得,他不願作“囊碌”是從心,還是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