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一日,迎春姐妹像往常一樣去了賈母處請安,正準備離開之時,忽然有人進來回稟說:“史大姑娘來了。”

“老祖宗,聽說姐姐妹妹們都搬到了大觀園裡,雲兒也來湊個趣兒。”

湘雲是個嬌憨的,還沒進門,大笑大說的聲音就傳了進來。

等進了屋子,見迎春姐妹也在,忙問好廝見,正好站在迎春姐妹一旁,笑問道:“咦,這樣的好日子,姐姐妹妹們都在,怎麼寶玉不在?”

迎春朝她眨眨眼接話:“寶玉如今跟著大儒讀書,還沒回來。”

“那倒是可惜了,我還以為這次能見到他呢!”

湘雲的心裡卻不像嘴上這樣惋惜,她兒時覺得迎春性子木訥,探春表裡不一,惜春又太過清冷,這才和寶玉最是要好。

後來慢慢發現,迎春其實並不如想象中那樣木訥,反而在待人接物上很是周到,就和她更要好了些。

又想到寶玉的秉性,知道他最是厭煩讀書的,眼下跟著大儒,還不知道如何痛苦呢,不由也朝迎春眨了眨眼,兩人相視一笑。

“寶玉如今長進了,我讓鴛鴦過去看他,聽娘娘莊子上的人說,他如今跟著大儒學的很是用心,說什麼都不肯回來,要再待上一個月。”

賈母話說的漂亮,心裡也覺得奇怪,要不是元春是寶玉的嫡親姐姐,她這會兒只怕都急得要親自上門了。

老二和老二家的再混賬,寶玉也是她一手帶大的,這一去一個多月,探望的人連人影子都沒看到,她哪裡能放得下心。

“祖母,娘娘請的大儒就是不同凡響,等明年寶玉參加科舉,興許能拿個三元及第呢!”

探春笑著恭維道。

三元及第?

還真是敢說,迎春和湘雲對視一眼,都不抱什麼希望,不同的是湘雲是按照常理推斷,迎春也是知道里面的內幕!

昨日小福子來傳旨,可是讓小太監偷偷給她送了一封信的,寶玉……寶玉這回可是悲劇了!

說起來賈寶玉也是倒黴,正趕上元春和皇后鬥法心情不好,寶玉不是說什麼不以物役,才是自由嗎?等到他到了莊子,直接被換了粗布麻衣,扒去了身上的財物丟了進去。

所謂的大儒是沒看到,莊子的進出口倒是被攔住了,寶玉是想出都出不來。

他還以為元春是讓他“探查民情”,興致勃勃的到處轉轉看看,還跟路邊的老農請教如何種田。

元春倒是也沒難為他,讓莊子裡的佃戶給他安排了吃食,不過也沒有優待,莊子那些佃戶吃什麼,他這個“不以物役”的少爺就吃什麼。

第一頓吃完,他還拽詞,說什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可是等到連續吃了三天,他就有些扛不住了,難吃剌嗓子也就算了,誰能告訴他,為什麼莊子裡是一日兩餐?

他一開始還覺得自己會病,但是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這連飢帶凍的,身子居然好的不得了。

就連他像之前那樣往身上澆涼水,都被人塞了幾粒滿是姜味的藥丸子,以後就不藥而癒了。

好不容易熬過了半個月,來了一個穿著紅色太監服的小太監,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輕咳了一聲,還沒說什麼,居然人就走了。

然後……然後飯食就沒了,要想吃什麼就得給人幹活兒,幹多少吃多少,他本來還想挺著,可是沒挺兩天就繳械了。

眼淚巴巴的盼著,好不容易到了一個月,以為榮國府的人會接他回去。

結果那太監又來了,這回他是學乖了,也不敢輕咳端什麼架子了,可是一首憫農念下來,那太監的臉色又變了,還沒等他說什麼,又急匆匆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