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超出負荷的記憶體條(第2/3頁)
章節報錯
老一輩的估計是得了聖祖皇后的囑咐,不敢出什麼頭才是,也有可能是看穿了嫻淑皇太后的打算,這才窩著什麼都不做。
“後來大金屢次進犯我們大陳,王家祖父耐不住,偷偷來找祖父他們,幾個年輕人揹著父輩偷偷從了軍,在跟大金的戰場上大放異彩,嫻淑皇太后甚為高興,還建議延慶皇帝讓父親,王子騰,史家大伯父進宮伴讀。”
進宮伴讀?恐怕不是人質吧……
迎春額角挑了挑,看了一眼說的很認真的賈璉,賈璉明顯也不太相信,不過說得倒是一臉感沐聖恩的樣子。
“延慶皇帝果然聽了嫻淑皇太后的建議,宣了父親和幾位伯父入宮伴讀,再後來,延慶皇帝突然病逝,太上皇登基,大金趁著我們大陳新舊交替朝堂不穩之時,又一次率兵南下,攻打大陳,祖父他們毫不畏懼,又一次將他們打了回去,太上皇感念祖父他們忠心,對四家進行了封賞,祖父和大祖父被封了國公,史家舅外祖被封了侯爺,王家被封了二品,就連只是負責軍需的薛家,都被封了紫薇舍人。”
太上皇從小就是嫻淑皇太后長大的,估計也被洗了腦了,之所以封賞了四家,想來也是因為剛剛坐上了皇位,擔心出什麼問題。
這四家人也是命大了,幸虧延慶帝死的早,要不然別人不說,榮國公他們幾個的墳頭草估計都有一米多了。
至於太上皇,估計也是沒有想要重用他們的意思,想的恐怕也是把他們當成豬玀一樣養著吧,不過比較起延慶帝,太上皇雖說沒有重用四家人,至少也沒有給挖什麼坑,估計也是念了當初幾個陪讀的情分了。
又想到了之前清風帝讓她翻譯的東西,那些東西零零碎碎的,不過要是耐心拼起來的話,有很多都是錯誤的。
她之前還以為是抄寫的人抄錯了,還給改了好多,現在想想,很有可能本來就是那樣的,因為是奉聖夫人憑記憶默寫的。
說到這個就有些奇怪了,為什麼黛玉從太虛幻境裡記下來的判詞會慢慢的消失?到後來她根本就記不得內容了。
還有她想要說什麼的時候,就會自動沒有聲音,也根本寫不下什麼東西。
但是這些手札卻可以存在,甚至連槍都可以存在!
難道真的是因為她是女配嗎?
那也不對啊,黛玉總不會是女配,她可是紅樓世界的靈魂啊,連她的記憶都被摸去了,為什麼聖祖皇后留下來的東西還有呢?
又想了一會兒,還是有點抓不住要領,迎春乾脆也不想了,轉過頭一臉興致盎然的問賈璉:
“二哥,奉聖夫人今年多大歲數了?”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甄太妃是奉聖夫人的女兒,這可是查著輩兒呢。
奉聖夫人應該是和聖祖皇帝差不多的輩分,她的女兒是甄太妃,也就是說聖祖的孫子娶了奉聖夫人的女兒,哇咔咔,難道是什麼禁忌戀愛?
“奉聖夫人和太上皇老人家同年,今年三十九歲……”
賈璉看迎春一臉八卦的樣子,笑著戳了戳她的額頭,解釋道。
“竟然是同歲的?可是……”
迎春有些吃驚。
紅樓世界不是後世,在後世可以一鍵百度的事情,在這裡查起來要費很大的力氣。
她畢竟是大家小姐,也不好對著外人八卦皇家的事情,從下人嘴裡也只能聽到一些皮毛。
難得賈璉今兒肯張口,她當然要問的清清楚楚才是。
“可是什麼?又不是一家子,差點輩分又如何……”
聽了賈璉的解釋,迎春才知道了原因。
大陳開國到如今,如果加上清風帝的話,一共是四位皇帝,但是因為太上皇還在世,所以一般也就說是開國經歷了三代。
太上皇也就是聖祖皇帝的孫子,清風帝就是重孫子。
太上皇也就是周將軍被稱為聖孝明賢皇帝,不過民間為了尊敬,都稱呼他為聖祖。
登基的時候十九歲,嫻淑皇太后(皇貴妃)剩下延慶帝的時候,他也不過才二十五歲。
迎娶了皇貴妃之後,他又先後納了四位妃子,可能是因為五個有點費勁(迎春不喜歡他,意淫的),在位十三年就駕崩了。
等他死後,皇位就傳給了年僅七歲的延慶帝,由嫻淑皇太后垂簾聽政。
延慶帝在位二十一年,在他二十八歲那年突發疾病,沒幾天就去了,嫻淑皇太后強忍悲痛,扶持了她一手養大的離越帝。
也就是十四歲的太上皇即位,可能是中年喪子的原因,在太上皇十六歲的時候,嫻淑皇太后也病逝了。
五年前,也就是離越帝登基二十年後,一奶同胞的忠義王爺叛亂,離越帝又生氣又難過,竟然腦卒昏迷了。
清風帝在皇太后的扶持下登基,登基時是十九歲,也就是說,如今清風帝已經二十四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