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荒唐的世道,唯有強者才能生存,弱者根本不配活著!但為什麼,我的心……卻為守護一詞而顫抖呢……”

——猗窩座

17世紀初,德川家康於江戶開創幕府,日本自此進入了歷時265年的江戶時代。

就像所有日漸傾覆的盛大王朝一樣,經歷了前、中期的繁榮,到了時代的尾聲,所謂盛世,已是昨日舊夢。

高居頂端、位同神明的將軍和各地大大小小、醉生夢死的藩主沉溺於享樂,而處於森嚴等級制度之下的平民,卻只能苟延殘喘。

而我們的故事,就開始於那個遙遠的年代。

……

[狛治],寓意[狛犬],代表了“守護”。

而被家人取名為[狛治]的男孩,正是寄託了家人們希望他能像[狛犬]一樣,守護家人的殷切願望。

原本,應該如此的……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名為狛治的男孩,目睹了身邊家人因為貧窮、疾病等原因相繼離去,到他11歲那年,只剩下父親一人,那時他便發誓,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他都要守護住這唯一的親人。

而面對一貧如洗、家徒四壁的家庭,想要維持臥病再床的父親那高昂的醫療費用,年幼的男孩又能怎麼辦呢?他唯一的選擇,只有……

偷盜。

僅是短短几年,因為這種行為,他人的報復、奉行(註釋1)的刑罰,讓少年滿身傷痕,但要強的他從不低頭,只在在無人的深夜,強忍苦痛不斷磨鍊自己,也因此,他獲得了強於常人的體質。

“我要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能撐過所有苦難,強大到擁有守護一切的力量!”

這是彼時少年心中唯一的信念。

數次黥刑(註釋2),在少年的雙臂上各留下了三道刺青,而‘罪人’的身份,也將在之後的人生裡,永遠伴隨著他,直至死去。

但少年毫不在意,只要是為了家人,哪怕受再大的苦難,他也能撐下去。

然而,當他再一次因為“偷盜”的罪名被抓進奉行所,咬牙承受成年人都難以忍受的一百大板刑罰後一瘸一拐的返回家時,他的“守護”,迎來了終結。

從鄰里街坊的口中得知,聽聞“狛治”又一次被抓進奉行所,於病床上苦苦堅持的父親,最終選擇了自盡。

不像咬牙拼命、追逐希望的兒子,積年累月的病痛與家人相繼離去的灰暗生活,早已磨滅了父親對生存的渴望,他不想愛子因為自己而一步步走入深淵,不願成為兒子的累贅,最終,選擇了離去。

“抱歉,給你添麻煩了……”

這是父親透過街坊鄰居,留給狛治的最後一句話。

但這一切,對於失去最後一個“守護”之人的狛治來說,帶來的,只是更加沉痛的哀傷。

直到此時,少年才驀然發現,導致他陷入如今這般境地的,正是眼前這荒唐的世道。

之後的幾年,渾渾噩噩的狛治被驅逐出江戶,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流浪。

都說時光的流逝能夠撫平傷痛,可是,對於失去了希望的少年來說,只會讓他更加憤怒。

目睹了更多人因為這可惡的世道而走入絕境,狛治的心中對於變強的渴望越發強烈。

年滿15歲時,更加強大的他,已經能夠徒手打倒7個大人。

一次偶然,在狛治跟往常一樣,將怒火發洩到幾個成年人身上後,圍觀的人群中傳來了突兀的掌聲。

那是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人,他的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

哪怕透過身上的刺青看出狛治“罪犯”的身份,卻沒有向其他人一樣流露出厭惡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