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北斗七星高

王聖拍了拍董承的肩膀:“如果到時候能夠找到我們的屍體,就請把我們這幫老弟兄們在城外挖個大坑埋在一起,等有一天趕走党項,清明祭酒的時候給我們託句話。”

說完,王聖直接轉身,取出身上的水袋,大聲說道:“我以水代酒,與各位兄弟喝個痛快,等到了戰場上,就讓敵人的鮮血作為我們的壯行酒,大家覺得如何?”

“好!幹了!”被王聖選中的七十多名老兵紛紛舉起手中的水袋,仰頭直飲。

喝完水,將水袋掛會腰間,王聖命令道:“檢查武器兵甲!”

七十多名府兵開始檢查自己的武器及身上鎧甲、坐騎等裝備,等大家檢查完了,王聖抽出手中橫刀一揮:“出發!”,率先翻身上馬。

“全體,向老兵致禮!”董承大喊道。

“噌!”隨著董承一聲大喊,剩下的府兵們都抽出腰間橫刀,斜舉著將刀柄按向自己的胸口,向即將出徵的老兵致禮。秦鎮、孟選等人也跟著向這些老兵致以他們最真誠的敬意。

看著面前的這個場景,秦鎮沒來由的在腦海中盤旋著一首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予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予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予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無衣》一直是秦鎮曾經最為喜歡的一首詩,他讀過成百上千次,但是從來沒有一次像現在這樣給他無法言喻的感觸。

“出發!”王聖撥轉馬頭,向著渭州城的方向而去。秦鎮從他們當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秦鎮閉上眼睛,將他們這一刻轉身的畫面深深的印在腦海當中,以後就沒有機會和他們並肩戰鬥了,這當中就有韓城。

王聖突然高聲吟唱:“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身後七十多人跟著一起吟唱,聲音鏗鏘而又蒼涼,更帶有軍人特有的金石之氣。

這首歌謠在隴右的傳唱度極高,當年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戍邊抗敵,建城築壕,多次擊退吐蕃和突厥的侵擾,使當時的吐蕃和突厥不敢跨過洮水,侵擾邊境的百姓,百姓為了感念這位大唐名將,所以便流傳出這首民謠。

尤其是現在在党項的不斷侵擾搶掠下,這些處在党項鐵蹄下的邊境百姓更加懷念曾經的這位邊關名將,所以在渭州,不管是耄耋老人,還是稚子黃童,沒有人不會吟唱這首民謠。

秦鎮他們一直保持著致禮的姿勢靜靜的站著,直到王聖和那七十多名府兵的身影消失了很久。

“收刀!”董承大喊一聲。

眾人將橫刀歸於刀鞘,但大家還是站的筆直,靜靜的望著渭州城的方向,甚至有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府兵忍不住哭了起來。

董承發現了這些留下的府兵情緒的低落和悲痛,大聲喝道:“大家都振作起來,我們是渭州的軍人,保護渭州是我們的職責;老兵不死,我希望大家能永遠記住這一刻,記住他們為了渭州慨然赴義,他們的精神會附著也你們每一位的身上,這就是軍魂;哥舒已逝,我輩自當奮起!”

秦鎮看到溫寒一直低著頭,過去拍了拍溫寒的肩膀,以示安慰,溫寒提起頭,秦鎮看到他的眼睛紅紅的。看到秦鎮,溫寒努力的想做出微笑的表情,可是在秦鎮的眼中,變成了溫寒的嘴角不斷的抽搐。

“放心吧,我很明白校尉大人這麼做的苦心和用意,我也明白自己的職責,董校尉說的對‘哥舒已逝,我輩自當奮起!’哥舒翰已逝百年,沒有了庇護,我們自當奮勇,擔起守護渭州之責,我也一定不會讓校尉大人失望的。”

和溫寒的壓抑剋制不同,趙飛虎就奔放了很多,抱著王鐵柱就是一頓猛哭,眼淚鼻涕全都留在了王鐵柱的身上,王鐵柱也不安慰,一邊往外推一邊嫌棄道:“一個大老爺們嚎啥,丟不丟人,鼻涕眼淚流我一身,太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