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山中小道

秦鎮對韓文智說道:“韓先生你就隨趙隊正一起組織百姓撤離吧。”

韓文智點了點頭,深深的看了一眼秦鎮:“好,那我就在渭州城等著你們。”

安排完了韓文智之後,秦鎮又找到王聖,希望王聖能從軍中調撥四十把橫刀和弓弩帶上,王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秦鎮、楊小七選擇合身的從党項人那繳獲來的皮甲,給自己換上,再佩上制式橫刀,一切準備妥當。

溫寒對軍中每個步兵的能力都基本成竹在胸,所以很快就選好了人,總共在步兵當中挑選了二十人。趙飛虎強烈要求參加這次阻擊任務,不惜當一名普通的騎兵,溫寒也只好同意了。

通安鎮內的百姓在軍士的組織下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甚至有一部分已經開始有序的撤離。

王聖帶領通安鎮僅有的七十多名騎兵,向北山行進。

北山,是通安鎮人的叫法,因大山在通安鎮北面,所以就約定俗成的叫做北山,而輿圖上,這座山沒有名字,所以秦鎮也是剛知道北山這個名字。

李文彬來報,埋伏的軍士已經活捉了一名信使,已經押了過來。

那名被俘虜的拓跋豐手下的信使看到在王聖身旁的秦鎮,一臉的震驚,以至於秦鎮對他問話,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名党項信使也沒有帶來更有用的資訊,他說的和秦鎮瞭解的基本上沒什麼出入。

王聖將這名党項俘虜交給趙飛龍,讓他一起帶到渭州城,交給郭都尉。

秦鎮指著輿圖說道:“拓跋珪的軍隊再有兩個時辰就到北山腳下,然後一個半時辰的時間便可到達山頂,按照行軍速度,拓跋珪在快到山腳下的時候會發現拓跋豐這邊出了問題,按照他的性格,他一定會派出斥候沿路查探,所以我們一定要繞過斥候的查探。”

溫寒說道:“這個簡單,北山上可不止這一條商路,半山腰上還有一條隱秘的小道,當年一些商人為了逃避山頂哨卡所收關稅走私便會走這條路,這條小路狹窄艱險,大宗貨物走不了,一般只能走私一些小宗貨物。外地人根本不知道這條路,只有當地人才熟悉,當年很多當地人靠著這條路掙了不少錢。”

王聖點頭道:“好,我們就走這條路,避開拓跋珪的斥候。”

溫寒笑著說:“党項人這些年對漢人越來越輕視了,就連小心謹慎的拓跋珪都開始膽大起來了,竟然讓拓跋豐這個莽夫打前站,而且將距離竟然拉到了半天之長,導致他們來回資訊溝通不暢,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反擊的絕佳機會。”

王聖嘆道:“這也是我們漢人的悲哀啊, 党項人連發兵南侵漢地被他們稱作打草谷,漢人更是被他們稱作兩腳羊,他們對我們越輕視,越說明我們的無能。想當年大唐盛世,四方賓服,這才過去兩三百年,我們竟然淪落到這個樣子,被一個龜縮在靈夏兩州的党項人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秦鎮說道:“我們漢人有著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不會永遠這樣下去的,終有一天,我們會恢復當年大唐的無上榮光。”

王聖豪氣頓生:“對,我聽郭都尉說過,我們漢人是一路經歷磨難走過來的,當年永嘉之亂,五胡十六國時期漢人的遭遇比現在糟糕好幾倍,但是我們還是擺脫了困境,走出來了;幾百年前我們可以走出來,現在當然也可以,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了希望。”

秦鎮一直聽王聖在說郭都尉,而且還對郭都尉推崇備至,秦鎮心想不知這位郭都尉是何方神聖,一定得見見。

北山上的這條小路確實不好走,基本上全程只容許單人單馬通行,甚至最危險處是一條陡峭坡面上的羊場小道,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大於八十度坡面的山峰,小道上因為常年沒有行人長滿了雜草,將整個小路湮沒了,若不是溫寒帶路,秦鎮打死都找不到這裡還有這樣一條路。

因為雜草茂盛,讓人看不清小路,而且有雜草的路走起來很滑,一不小心就可能連人帶馬掉下懸崖,所以走在最前面的軍士邊走邊將路上的雜草砍掉,所以行軍的速度很慢。

幸虧這段路不是很長,否則等秦鎮他們從這邊半山腰趕到那邊半山腰的時候,拓跋珪早就到了通安鎮了,還搞什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