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鎮的室友(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好多了,這次大難不死,真是感謝你和川烏,要是沒有你們,我這條命早就交代了!”秦鎮的聲音透著一些嘶啞,聽起來還是很虛弱。
薛遠擺擺手,認真說道:“你這是什麼話,我們幾個是朋友,朋友之間這些難道不是應該的嗎?而且我們現在的處境,更應該團結,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我相信你和川烏也一定不會不管我的,所以感謝的話就不用說了。”
聽到薛遠這麼說,秦鎮也不再矯情,因為他知道,如果這次捱打的是薛遠或者朝川烏,他也一定會同樣不顧一切的救他們,這種託付生死的友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薛遠面帶微笑,又輕輕的說道:“今天晚上有好東西,川烏又被那些守衛叫過去烤肉去了,他們幾個還在那邊忙呢,我先回來了,你稍等一下,我先把火生起來。”秦鎮明顯的聽到薛遠吞嚥唾沫的聲音,緊接著秦鎮的嗓子也跟著“咕咚”一聲。
說完,薛遠轉身出了屋子。
秦鎮知道薛遠說的好東西是什麼,朝川烏讓党項人叫過去烤肉,那些党項人吃剩下的羊骨頭會被朝川烏偷偷撿一些回來,那就是他們這群奴隸不多見的葷腥,如果運氣好一些,還能撿一些他們吃剩下的肉食,那些守衛的官長們也知道這種情況,但看在給他們烤肉的份上,也不會過多的追究。
經過兩百多年的同化,這裡的党項人已經逐漸的沒有了逐水草而居的特性,真正的貴人們已經鑽進涼州城裡面享福了,而留在草原上的這些部落和看管奴隸的守衛也時不時的叫他們這些漢人奴隸去給他們烹飪美食,尤其是朝川烏從小就跟祖父遊歷,常有野外就食和過夜的習慣,所以一身烤肉技術更是不可多得。
不多一會,薛遠抱著一堆柴禾進來,從身邊抽了一些茅草,熟練的放進土坯爐子裡,用打火石點燃了,頓時爐子裡冒出一股黑煙,然後火光從爐子裡面冒了出來,薛遠開始把柴禾一根一根的放進爐子裡面,屋子裡面馬上有了一些溫度。
屋子裡生火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驅寒,草原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還好一些,晚上如果不生火,他們都得凍死,這一段時間,薛遠和朝川烏總是輪流著早一點回來把火生起來,就是害怕秦鎮受凍,今天朝川烏不在,薛遠一個人忙不過來,比平常來的稍晚了一點。
第二個作用當然便是煮飯了。
“咳咳!”火剛升起的時候,秦鎮被爐子裡冒出來的濃煙嗆了一下,當火真正起來的時候,煙也沒那麼大了,剩下的煙便順著四通八達的縫隙隨風溜了出去,而且爐子後面的牆上還專門開了一個孔,是專門用來走煙的。
在這兒,秦鎮永遠不會擔心煤煙中毒。
薛遠取出一口鐵鍋,坐到爐子上面,用舀子填了一大鍋的水。
大概過了兩刻鐘,也就是秦鎮所理解的半個小時,鍋裡的水開了,秦鎮所在的屋子裡的夥伴們也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屋子裡頓時熱鬧了起來。
薛遠拿出一隻碗,先給秦鎮舀了一碗開水,其他夥伴們也拿出自己的碗,紛紛到鍋裡舀水喝。
他們的碗都是陶碗,而且邊沿全部都有破裂的口子,至於瓷碗,只有那些貴人們才可以享用。
秦鎮找了一處沒有破口的碗邊,雙唇搭在碗的邊沿上,一口一口的跐溜著滾燙的開水,胃裡頓時有一股暖流,散發到了全身。
“大家先喝點水暖暖身子,等川烏回來了我們再做飯!”薛遠提議道。
薛遠的提議大家都沒有反對,一是薛遠身體壯實,孔武有力,他還練武,身手很不錯,能夠鎮住大家,在這群人中間有一定的威望;二是大家都知道朝川烏去幹嘛去了,都知道晚上有好東西吃,所以便集體很有默契的壓下了早已咕咕響的肚皮。
“馬順,你再舀一些水,把鍋填滿,先把水燒開。”馬璇感到薛遠慢慢的佔據了主導,趕緊開口吩咐馬順。
馬順看了一眼薛遠,見薛遠沒有什麼反應,便答應一聲,出門舀水去了。
秦鎮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苦笑了一下,真是應了一句古話:“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儘管他們這個屋子裡滿打滿算只有十個人,儘管他們是一群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奴隸,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隨時隨地的派系鬥爭。
他們屋子裡的十個人,秦鎮是秦州人,朝川烏是渭州人,他們兩個是同路來的,薛遠和陳落生是從延州過來的,馬順是夏州人,他們五個有一個共同的標籤,便是外地人。剩下的馬璇、馬瑞、王鐵柱、楊小七、嚴越五人都是涼州本地人。
不論是到哪,本地人面對外地人都有一種心安理得的地域優勢,他們這群掙扎在生存的底線上的奴隸也不例外。
十個人中馬璇的年齡最大,今年十七歲,剛來布林智馬場沒幾個月,馬璇便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成為了十個人中名副其實的老大,他便聯絡涼州本地人,開始排擠打壓外地人,這個不大的屋子裡便出現了鮮明的等級。
最上層的自然便是馬璇,處在中間位置的是剩下的四個涼州人,最底層的便是他們五個外地人。
有活自然是讓外地人多幹,有飯當然是本地人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