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兩年前的打架事件(第2/2頁)
章節報錯
秦鎮拍拍手:“大塊頭,恭喜你答對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川烏除了是獸醫以外,他還可以給人看病,你們誰還沒個頭疼腦熱,大病小災的,到時候還不得找他,如果你們真把他惹急了,到時候有你們後悔的;而且草原上長了那麼多草藥,你們可知道哪些有毒,哪些沒毒?他可是全都能認出來,要是你們欺負過頭了,他弄點有毒的草藥,下到你們的飯裡,你們真是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朝川烏聽了一愣,心想我有那麼腹黑嗎,打打架還行,投毒殺人這事我怎麼可能會幹,再說,草原上哪來的毒草藥,早被馬羊一遍一遍的篩光了。
馬上他便知道秦鎮是扯著虎皮充大旗呢,說這些無非是嚇唬嚇唬王鐵柱,所以他很配合秦鎮做出了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要說打架,王鐵柱是一把好手,但要說到動腦筋,十個王鐵柱綁到一塊也不是秦鎮的對手。
不僅王鐵柱被唬住了,就是馬璇等幾人也被唬的一愣一愣的,畢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哪會想的那麼遠。
馬順也趁機打圓場:“大家都消消氣,我們都是在一個鍋裡吃飯的,鬥來鬥去吃不上飯還得受罰,劃不著。”
秦鎮就坡下驢:“馬順說的對,我們都是漢人,在這打來打去算怎麼回事,馬大哥,這次算我們錯了,以後有活我們多幹點也無所謂,但吃飯上你不能剋扣我們啊,如果我們餓的幹不動活了,剩下的活還不得你們幾位完成,你們各位說是不是這個理。”
馬璇看到秦鎮遞了一個臺階,便很聰明的接了過來:“既然你們這麼講義氣,我馬璇也不是個不講理的人,我們這次是不打不相識,以後這裡的活大家一樣幹,飯一樣吃。”
秦鎮豎起了大拇指:“馬哥義氣。”
自打這次打架事件後,這兩年多以來,以馬璇為首的涼州派和以薛遠為首的外地派也逐漸的和解了起來,大家同樣幹活同樣吃飯,而且隨著大家年齡的增長,薛遠更是蹭蹭猛長,很快就和馬璇一樣高了,這下馬璇更是壓制不住薛遠了,所以大家便一直相安無事,但是暗地裡的鬥爭仍然時不時的發生。
而馬順因為沒有參與這場打架事件,便成了雙方的緩衝區,十個人便一直維持著這種微妙的關係。
正是因為這次打架事件,秦鎮、薛遠、朝川烏、陳落生四人成為了要好的朋友,兩年多以來,四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勵。
也是透過這件事,讓秦鎮認識到了薛遠的武力,也讓薛遠認識到了秦鎮的智力,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沒有薛遠他們無法立足,但沒有秦鎮他們走不遠,所以明面上他們外地幫是以薛遠為首,但私下裡是秦鎮在出謀劃策,臨事決斷。
後來薛遠聽說秦鎮的曾祖父秦儀曾在延州當過刺史,更是覺得和秦鎮的關係拉近了不少,薛遠的家族在當地也算是大家族,所以和當地的官員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薛遠小時候曾聽家裡人說過,說延州近幾年官場混亂腐敗,當官的除了斂財就是欺壓百姓,沒有幾個好官,而秦儀正好是難得的好官之一。
有了這層關係,薛遠對秦鎮更是親近,對秦鎮的話更是言聽計從,反正他們四人裡面動腦子的事有秦鎮就夠了,他也就懶得費那個腦子了,專心練武。
而秦鎮和陳落生也認識到了自己身體的孱弱,便跟著薛遠練武,雖然這兩年他們的身體也有所改善,但每天繁重的的勞動,每天不管飽的穀糠糊糊也跟不上體力的消耗,最為關鍵的是,他們沒有薛遠那麼強大的優良基因,所以看起來還是很瘦弱。
朝川烏性格平和,不喜歡練武,每天剩餘的精力都在鼓搗藥物,但在秦鎮和薛遠的勸說下,也跟著練了起來,在這樣的環境下,體質增強一分便多一分活下來的機會,
秦鎮梳理著以前的秦鎮留下的記憶,沒有想到這個秦鎮和自己想象的讀書人的樣子不太一樣,不僅是智力擔當,而且更為關鍵的是能夠審時度勢,不拘泥;雖然身體瘦弱,但內心堅韌,對於打架流血更是沒有半點心裡負擔。
因為受二十一世紀各種電影電視劇的影響,他想當然的認為古代的讀書人就一種性格,迂腐,不懂得變通,開口必之乎者也,做事先循聖人之禮、祖宗法度;對於相互撕扯打架,更是認為有辱斯文,嗤之以鼻。
秦鎮不知道的是,他所認為的那種讀書人,基本上是受了那位“扒灰”先生的荼毒之後才出現的,現在的讀書人更多的還是受大唐的影響,那個包容永珍、空前強大的大唐!
馬順將鍋裡的水填滿,又往爐子裡面填了一些柴禾,爐子裡面響起一陣“噼啪”的爆裂聲。大家圍坐在火爐周圍,在爐子裡的火光照在他們的臉上,有人沉思、有人疲憊、有人坦然、有人急切、有人偷偷的打量著別人。
鍋裡的水汽漫起,又將各自的臉遮掩的模糊不清。
看著這些模糊不清的臉,秦鎮心想,他們這群人之間的矛盾頂多也就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他們和党項人之間的矛盾才是*裸的階級矛盾,是民族矛盾。
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對抗階級矛盾,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秦鎮從一個偉人身上學來的些許道理。
原來的秦鎮雖然聰明而不拘泥,但畢竟身處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而現在的秦鎮靈魂從另一個時空穿越而來,卻跳出其中,更能看清問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