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這位秦王的身世由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有臣子認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新陳律裡是怎樣的定罪就按這個來,這就是刑部陶淵認為的。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各有不同意見,吵吵嚷嚷的實在是讓陳玦頭疼,果然,每到這種時候他最討厭上朝了。
眾臣正吵嚷著,其中一人突然抬頭看到陛下好看的眉擰成一團,心中頓時咯噔一下。
他快速閉嘴,同時還提醒旁邊的人,示意別說話了。
群臣見情況不對,一個個閉了嘴。
“臣覺著……覺著陶尚書說的對,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按照新陳律,造反是為死刑。”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之間群臣們又開始贊同啕淵的話。
仔細思量,秦王與廢太子的生死與他們無關,他們給這兩位說話也不是真要與律法對著來。
不過是想證明下他們在朝中的存在感而已。
很明顯,陛下不滿意。
新律法是陛下定下的,此刻他們給秦王和廢太子求情那不是在打陛下的臉?
和陛下對著來?
這不是在找死麼!
然而找死的也不是沒有。
“啟稟陛下,秦王殺不得!”
眾臣聞聲看過去,只見站在前方的崔尚書走了出來,“!!!!!”崔尚書這是作甚!
很快他們就知道了。
“秦王有文帝賜的免死令,恐怕殺不得!”崔尚書說道。
“!!???”秦王還有這玩意兒?難怪被押送回來的秦王一副有似無恐的樣子!
如今的秦王乃衡陽王陳昌養子。
先帝時期,還是衡陽王的秦王回洛京參加宴會。
他宴會上替先帝擋下了刺客的刺殺,因此賜了秦王這個封號作為賞賜。
有了這次的救駕之功,秦王甚是受先帝信任。
秦王是衡陽王的養子,衡陽王又是高祖帝唯一的子嗣,與文帝是憑堂兄弟關係。
衡陽王曾經被周國俘虜過,高祖即位,頻頻遣使請周過釋放陳昌。
然周國許諾而未遣。
陳高祖陳霸先駕崩後,陳國無皇嗣,皇侄陳蒨接任了皇位。
這時周國欲給陳國製造內亂,反而立即將陳昌放還。
陳昌的歸國,的確是給文帝制造了一些麻煩,但文帝看在高祖的份上,並未對其下手。
甚至還對其禮遇有加,若非朝臣勸諫,他都要把這帝位讓給陳昌了。
一句“自古豈有被代天子?”,讓文帝打消了這個念頭。
為了顯示對高祖嫡子的禮遇,文帝封其為衡陽王,允其養私兵。
但是在衡陽王回藩地的路上,因為水土不服一命嗚呼了。
衡陽王無子,只有一個養子,於是把這禮遇放在了養子身上,讓其繼任藩王。
不過這私兵就撤銷了,畢竟只是個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