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2頁)
章節報錯
“讓他們參與商州重新修建本身就是一種懲罰,這是讓他們為商州,為死去的將士、百姓贖罪。”
此戰,傷亡人數太多,陳玦不想再讓這些活著的去增添這個數字。
將這邊的事交給蘇行、梁岐後,陳玦就帶著王言禮返回了驛站。
路上,陳玦心情沉重,並未說太多話。
在他腳踏驛站的那刻,陳玦突然停下腳步。
他出聲詢問,“朕不殺他們,是否過於婦人之仁?”
身後的王言禮沒想到陛下會有如此一問,他答道:“陛下為何這般問?末將認為陛下是仁,而非婦人之仁。”
這話回的,倒是叫陳玦輕笑出聲。
不都是“仁”嗎?又有和區別!
陳玦又問,“若你軍中出現叛賊,你會如何處置?”
“殺之!”這個問題,王言禮是想都不用想,眸色漸冷的回答。
不錯,這才是正確做法。
只不過一個是將軍一個是皇帝,陳玦可以洩憤殺了他們。
可是殺了之後呢?
他麼身後也有家年邁的父母,同族兄弟姐妹,已經妻子和孩子,這些人又該由誰去照顧?
有些是家中獨子,若獨子死了,家中年邁的父母又該誰去照顧?
他可以去殺一人,兩人,十人,甚至是百人,以儆效尤。
可是這是十萬餘人,並非一個小數字。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陳玦不想走小說中原身的結局,除了秦王和原書男主,還要百姓這一關。
百姓這一關,才是重中之重。
走了一個秦淮之,還會來一個楊淮之、陸淮之,所以要想徹底改變原身結局,還得從百姓這裡著手。
這次商州一行,恐怕他的名聲在這百姓心中有些改變。
這次最大的收穫並非是保住商州,除秦王,而是收穫民心。
不過這還不過,還得在努力才行。
想到未來美好生活,陳玦走在前方,微微翹起嘴角。
陳玦走著,便看到有一人影迅速的飛奔而來,他下意識要側身。
只是在看清人後,又迅速伸手把人接住,撈回懷裡。
聞到熟悉的味道,蔣柔緊緊抱住他,“陛下,你終於回來了!”
“嗯,我回來了。”他回抱住懷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