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好自為之(第1/2頁)
章節報錯
襄王渾身酒氣,頹然地坐在地上又哭又笑,屋外的人對視一眼不敢推門進去。王妃焦急萬分地來回踱步,神女究竟說了什麼,竟然讓王爺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太平王妃雖然並未避而不見卻也沒能說半句有用的話,襄王妃心中擔憂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王爺只不過是一時迷了心竅。
另一邊信王府中氣氛一樣的不好,年幼的孩子們並不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只彷彿聽見下人們議論和皇宮和神女有關。
對於溫晚意來說幾年的情愛竟都像是一場夢,一眨眼就什麼都沒了。
京城裡人人自危,高門大戶都閉門謝客躲在宅子裡等待著塵埃落定的到來。
太子妃仍舊住在東宮,失去太子之後這裡連最後的一點地位都沒有了,雖然宮裡的人不敢苛待這個曾經的,名義上將成為皇后的女子,卻也沒有人會關心她究竟怎樣想。
這裡彷彿成了冷宮,沒有人願意靠近,也沒有人覺得她還能翻身。
畢竟作為一個沒有子嗣,丈夫暴斃的女子她註定不會有更好的結果,最大的可能就是做一輩子太子妃。
所以當她聽說太平王至今沒有登基的時候心中暗暗驚奇,太平王的心思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猜的中的,手握大權卻還能如此鎮定,要是換作其他兩人恐怕早就登基稱帝了。
神女蒞臨宮中那日是個萬里無一的好日子,曆書上說,是個諸事皆宜的好日子。
“太平王非天命所授,難當大任,責令由先太子遺孤繼承大統。”話音剛落大殿中便嘈雜一片,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個笑話。
一國之君的位置怎麼能交給一個襁褓中的嬰孩,況且這個孩子的身份還沒有查明白,僅憑一家之言怎麼能確認就是先太子的血脈。
退一萬步講,這個孩子是個私生子,若是不能得到太子妃的承認絕不可能繼承大典。
他們的反應完全在燕珣的預料之中,他微笑著說“已經和太子的屍骨驗過血脈,千真萬確是太子的骨血。至於太子妃,想必也會識大體。”
“太平王繼位可有遺詔為證,這個孩子如此年幼,如何能夠擔當大任?”白鬍子老頭道。
“天命所授,必成大器。”神女忽然開口把大家都嚇了一跳,方才說話的老頭不情願地退了回去,卻給身邊的人使了個眼色。
“神女在上,請聽臣一言。江山社稷事關重大,一個嬰孩終究不能擔當如此重擔,還請神女三思!”
“是啊,一個還在吃奶的孩子怎麼能當皇帝呢!”
“此事事關重大,神女三思啊!”
此起彼伏的哀求聲吵得讓人心煩,可坐在高處的溫如意卻沒有顯露出絲毫的不悅,她靜靜地坐在那裡,居高臨下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人。
他們看起來是那麼的謙卑和無助,彷彿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押注在神女身上,堅信只要牢牢地跟著神女的腳步就一定會走向美好的未來,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燕珣見她沒有絲毫反應,以為她在發呆,卻從她的眼神中看見名為憐憫的情緒。她好像真的成了沒有感情的神女,憐愛世人卻從不把他們放在心上。
他本該覺得安心卻因為被她淡淡地看了一眼而覺得心慌,她看向自己的眼神中沒有了過去的驚慌和信任,只有無盡的冷淡和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