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宏得意的笑了笑:“辦什麼事都得講究策略,不用多說話還得事半功倍,下一步就默默地祝福他們吧。”

接下來,兩個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智斌知道,此時的彥宏還沒有了解到辛啟辰回來以後,鄭超的真實反應。

但是,她卻已經得到了婉婷的彙報,即便是啟辰把禮物送去了,接下來還是很不樂觀。

人生就是化解矛盾的過程,按倒葫蘆瓢起來,一樁接一樁,永不停歇,換言之,如果人生總是一帆風順,按照“豬”的生活方式繼續,那活著和行屍走肉還有什麼不同?

智斌想了想,看彥宏今晚這麼高興,還是不要再提不開心的事情吧,索性把煩惱留到明天。

然而,明天雖然是無止境的,卻很快就會來到。

彥宏和智斌首先來到馬場,啟辰和彥宏進行了面談。

他無法再對彥宏隱瞞什麼,全都告訴了彥宏,尤其是鄭超想讓他做木雕的事情。

彥宏想了想,笑著說道:“這件事也不難,把那塊木料拿到這裡來,你一邊做,一邊工作,不是很好嗎,啟辰,別忘了,你是副總經理,是幹管理工作,以後不需要老是跑現場。”

啟辰說道:“這個我也想過,鄭超想做這個木雕,從他的重視程度來看,是想自己收藏,不能存在任何瑕疵,我說的瑕疵不是指木雕的做工,而是包括整個製作過程,所以,這個木雕必須要在他的全方位監督之下來完成,而這種做法,也正好符合我的職業操守。”

“鄭超不可能來馬場天天陪著我做木雕,所以,如果真給他做這個木雕,我必須要去他那裡,在一個特殊的工作室裡,全場監控下來完成,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鄭超的心願,也只有這樣,這個精品紫檀木雕才具有其真正的價值。”

“這裡存在著心理障礙問題。”啟辰繼續補充說明了一句。

經過辛啟辰這麼一說,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真夠麻煩的。

彥宏想了想說道:“我看你平時做一個木雕很容易的,就算要去他那裡做,也不需要多長時間吧?”

啟辰笑道:“最少需要三個月。”

大夥兒一聽:三個月,那實在是太長了。

婉婷也覺得不可思議,問道:“為什麼他那個需要那麼長時間呢?”

啟辰耐心講解道:“首先是原料不一樣,做工的精細程度也不一樣,全程都是手工,火候的掌握是至關重要,要想真正達到極品的程度,不能操之過急。”

啟辰來到彥宏面前:“彥宏,我給你舉個例子,相信你馬上會明白一切,就拿一塊鐵板來說,同樣是在上面鑽一個孔,然後車上絲扣,安裝螺絲,所用地時間不同,質量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用電動工具,一分鐘可以打一個孔眼兒,半小時也可以打一個孔眼兒,孔眼兒的直徑從表面上看沒有差別,可是,真正的質量卻大相徑庭,一個是在高溫下完成的,一個是在常溫下完成的,最終的質量卻有著天差地別的。”

彥宏一聽啟辰的話,絕對是有道理的。

啟辰好像也講到了興頭上,繼續說道:“木雕製作也是一樣,如果採用電動工具,我可以在三天,甚至更短時間就可以完成,但是,成品的耐久度會大大降低,作品的顏色和飽滿度都無法保證,最終,白白浪費了一塊優質的原料,那種遺憾,簡直無法言表。”

彥宏聽到這裡,馬上打斷了啟辰:“別說了啟辰,我全懂了,這件事再讓我想想,大家誰也不要擅作主張。”

此時的智斌也大吃一驚,原來其中還存在著這麼多的學問。

現在的情形已經不難分析,如果真讓辛啟辰離開馬場,那未來的事情都不可想象,能否再回來都是兩句話。

想到這裡,智斌馬上又聯想到了另一件事:難怪彥宏一開始就不贊成他親自去送這個禮,現在果然出現針對性的矛盾,解決了和鄭超的矛盾,就有可能損失掉辛啟辰這個難得的人才,顯而易見,如果真失去了辛啟辰,對彥宏而言,那個損失可難以接受。

望著彥宏一臉沮喪的走向山坡,智斌的心如刀扎一般難受:“讓辛啟辰去見鄭超是我的主意,看來,這是一個錯誤,可是,要如何挽回,還真沒辦法。”

她本想追上彥宏,親口對他說些什麼,可轉念一想,現在的彥宏已經不是以前的彥宏了,還是讓他靜一靜,說不定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來。

這不是什麼大事情,人生在世,太多的生離死別都要去面對,何況只是侷限在錢上面。

如果想到閆秀所面臨的生死時刻,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簡直微不足道。

彥宏向山坡走去,他的確是想一個人靜一靜,認真思索,權衡利弊。

很快,他又走了下來,腳步非常從容:這件事我必須要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