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見關羽沒有騎著赤兔,拍馬衝了上來。

袁紹一見顏良,心神俱定,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哈!天助我袁家呀!”

關羽、顏良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又見顏良身後大軍已至,只好撤兵。

顏良也怕關羽有埋伏,不敢追趕。

於是雙方默契罷兵。

至此,袁紹兵回鄴城,撤出界橋,公孫瓚也向北緩緩撤軍。

雙方戰平!

但是,明白人都知道,這一戰是袁紹勝了,他初步佔領了冀州。

只不過袁紹先勝而後敗,最終不勝而勝;公孫瓚先敗而後勝,最終不敗而敗。

……

臨別之際,無限感懷。

公孫瓚與劉備飲下一口熱酒,灑淚而別。

雖說每一次分別都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但誰知道下一次重逢是什麼時候呢?

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此一別,兩人再也不會相見。

等劉備下次聽說公孫瓚的時候,他已經死了。

值此之際,劉備已經知道自己將來會稱帝,從此野心勃勃,豪氣不減當年!

且來的時候,帶了兩千精兵;走的時候,不但多了一個大將趙雲,身邊更有五千人馬!

反觀公孫瓚,意志消沉,不必往昔,如暮年老人一般,背影佝僂。

劉備心中不忍,公孫瓚待自己親如兄長,可是自己又為公孫瓚做過什麼呢?

他突然大叫道:“師兄!可還記得盧植老師家的荷花嗎!!!!”

公孫瓚愕然勒馬!

盧植老師家的荷花?

是的,兩人少年時曾一起求學於大儒盧植,便是在那時結下了男人之間的友誼。

“師弟,我公孫瓚今日指荷花發誓,將來必雄踞一地,稱霸一方!你可願助我?”

少年的誓約,歷歷在目。

師弟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當初的誓言和初心啊!

忽然間,公孫瓚熱淚盈眶。

但他終究沒有回頭,只是向後用力揮了揮手,以示作別。

抬起頭,望向東邊初生的朝陽,那裡即將光芒萬丈,鮮豔奪目!

……

純白空間裡。

董卓忽然坐起身子,茫然道:

“這是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