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誠坦言道。

方世玉點了點頭道:“不著急,銀礦就在那裡,它也跑不了了,盛庸和鐵炫,是什麼年月到的紫銀城府?”

方世玉出聲詢問,畢竟方世玉是打算三年換任的,紫銀城府哪裡還是要控制在中央朝廷的好。

控制了紫銀城府,隨著大明船隻的遠航能力增強,經驗增加,向南靠著太平洋的島嶼前往東勝神洲。

不單單可以減短路程,最重要的是避開庫頁島那邊的寒冷氣候。

而這一切,卻是都要等到藍玉返京,戰船回航之後,才能啟動。

馮誠道:“洪武二十七年吧。”

“嗯,我記下了,馮誠,你回去做好準備,我還欠紫怡一個答案呢,等梁國公回航之後,我打算讓你率領三百艘戰船,一萬官兵船伕,從長江入海,一路向東,一直向東航直至重新航行在大明的南海境內!”

當初在東勝神洲,玩笑一樣的答應了朱紫怡,渾天說的正確性,並且還為此達成約定。

雖然這在朱紫怡的眼裡,可能真的只是一句玩笑話,但這件事情,還是必須要做,渾天說早就出現在華夏這片土地上,為什麼相信的人只是少數?

並不是大家都是傻子,只是沒有人願意去嘗試,去探索罷了。

將渾天說的正確性標誌下來,這也算是壯舉了。

“渾天說?”馮誠一瞬間便明白了方世玉的意思,從長江入海,一路向東,最後走回大明的南海地區。

這不就是渾天說的理念嗎?

方世玉微微點頭,給馮誠說道:“這個壯舉,若是你能做成,彪炳史冊,千古流芳。”

世界上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彪炳史冊,千古流芳?這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吧!!

馮誠還是有些不可置信。

既然方世玉這麼說,那就去試一試也無妨,索性有朝廷的供養。

馮誠離開了乾清宮,然而,這個時候,方世玉轉身看向朱紫怡道:“等著吧,估計要等個三五年的時間!”

“那就等著吧,又不能控制時間!”朱紫怡聳了聳肩,藍玉已經出航倆月有餘,估摸著已經放下了第一批的藩王就藩。

只不過,按照方世玉規定的路線,這個時候,藍玉的船隻應該是航行在南瞻部洲的主要大陸(澳洲!

從澳洲向西,一路上經過南瞻部洲諸多次大陸(印尼地區!走走停停,一路將藩王們送到南瞻部洲的主要大陸,次大陸,中州次大陸(印度南部地區。

當然,南瞻部洲的藩王並不算多,中州次大陸也只有三個藩王,藩王最多的地方,還是要數後世的非洲地區,方世玉在哪裡一口氣封了十二個藩王,其中就包括朱剛,朱橚等一大票藩王。

看著眼前的地圖,方世玉道:“這地圖我畫的都這麼明顯了,其實從這上邊就能看出來,從東勝神洲東海岸入海,過了一片汪洋,就是西牛賀洲的主大陸和次大陸!”

方世玉指了指地圖,朱紫怡道:“下過海之後,我倒是相信渾天說的,但證明渾天說的正確性,絕不僅僅是為了向你我證明!”

“嗯,夫人大義,教育的問題,啟蒙,都是非常重要的,只不過我認為,單單教導學子,只考科舉,只知道考科舉這好像也不是一件好事,

大家都向著做官,但朝廷再大,官員也是有限的,底層官員雖然不計其數,但都是些沒有品秩的。即將開打的教育改革,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方世玉憋著嘴,深吸一口冷氣,方世玉的能狠起來,但不代表方世玉是濫殺,嗜殺之人,相反,方世玉更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來推行政策。

但有些事情,不是當權者想要和平,就能和平的。

大明需要有更多,更全面的人才,而不是隻讀聖賢書,一肚子墨水,削尖腦袋鑽進朝堂的人。

士農工商,三百六十行,每個行業都應該有發展,新鮮血液補充進去。

教育改革,最先動的是誰的利益?文官大老爺,他們讀的聖賢書,一千多年的時間,被奉為天下至寶,讀書人必學的東西。

但這樣教匯出來的人,思想禁錮,難有進步。

“你要廢儒?”

朱紫怡目光凝滯,緊盯著方世玉道,這件事情若是真的鬧起來,沸沸楊楊的,不知道要出現多少變故。

方世玉淺笑一聲,開口道:“孔家在山東傳承了五十多代,洪武二十二年的田畝法,孔家收繳的良田是多少?”

“一百四十萬畝!小半個山東都在他們手裡了,孔家傳承了這麼久,依附在朝廷吸取百姓的血液。”

“大明朝廷創立的時候,孔家還在給元廷賣命呢,不過這件事情不能辦急了,先從教育入手!”

方世玉目光深邃,孔家終將要止步在此。

“我們不做,以後的子孫,更沒能力做了。至於儒門學說,能用的用,不能用的都刪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