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漲工資(第2/8頁)
章節報錯
倒是可以試一試,在交址那邊,搞減免商稅的政策,讓更多的內地商賈,對交址進行殖民外輸,以保證迅速恢復交址的民生民力。
兵部尚書候泰開口道:“殿下,開國公常茂,已領兵出征,按照腳程計算,只怕開國公的大軍抵達交址,便已經要入冬了!”
六月出發,路上至少要浪費三個月的時間,九月抵達交址,展開進攻,又是月餘時間的流逝
方世玉微微點頭道:“開國公為帝國開疆拓土,維護祖宗領土的完整統一,兵部應當對軍糧,軍需,無條件支援。”
“至於什麼時候到前線,什麼時候開戰,什麼時候能收復交址全境,全憑開國公定奪!”
方世玉是沒什麼機會去戰場上了,畢竟他手裡還是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將可以領兵作戰,真正到親征的時候,就是說明這朝廷少了條胳膊。
朱棣為什麼要親征蒙古?如果不是丘福北伐大敗,朱棣也用不到自己上戰場。
藍玉被方世玉趕去海上,但其他大將,並沒有死傷多少,還不需要方世玉親征
突然間,方世玉腦子一轉,似乎想起了什麼,開口詢問道:“陳迪,朝鮮那邊什麼意向?”
“回稟殿下,朝鮮王李成桂的動向,微臣還沒摸清楚,和朝鮮的使臣交涉多次,朝鮮並不願意放棄自佣軍隊讓天朝駐軍保護!”
“朝鮮王世子李芳遠,倒是提出過,想要採買天朝火器的想法,只是朝廷嚴禁火器外流,最後只能是不歡而散,不了了之!”
陳迪一字一言的說著,他倒是和朝鮮使臣團交涉了許多次,按照方世玉的意圖,朝鮮完全可以放棄軍事力量,大明對朝鮮半島實施軍事保護!
但是朝鮮似乎明顯不願意放棄這好不容易得到的權力。
方世玉搖了搖頭道:“候泰,火器製造局的生產效率如何?年產線膛槍達標的能有多少?”
“火器製造局給的資料是年產十三萬杆,只要朝廷拿的出錢,就可以在三年列裝全軍!”
候泰篤定道。
“那線膛槍和火銃的威力相比,如何?”方世玉繼續詢問道。
“線膛槍無論是裝填速度,還是射程,都遠遠超過了火銃。”候泰並沒有多麼嚴謹的資料,但他見過火銃和線膛槍的差距,那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自然,當年弄出來洪武二十四式火銃的時候,比之以往的火繩槍,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三年內列裝全軍,會淘汰多少火銃下來?”方世玉眉頭緊鎖,這麼大的淘汰量,好像朝鮮應該是吃不下的啊。
“大致應當有四十萬杆火銃退役!封存!”候泰心中只能摸了個大概資料,畢竟兵部這些年,每年的採購都不在小數。
“問問朝鮮吧,他們能吃下去多少,能拿出來多少錢換,另外,截留三十萬杆,等梁國公返航之後,朝廷將這些搶賣到世界各地去!”
方世玉面色平靜,這些槍年數長的服役四年,年數短的,服役一年,而如今大明發展出了線膛槍,這些火銃,自然就要退役。
當年採買它們,四十萬杆,至少要花費五十萬萬寶鈔,數百萬兩銀子,而現在將它們賣去海外。
無論是賣給各地藩王,還是賣給西牛賀洲的諸多國度,都能做到資金回流。
更何況,五百萬的槍,為什麼不能賣出去幾千萬?而槍桿子還不是最賺錢的,最賺錢的永遠都是彈丸,火藥。
“殿下,這些火銃流落海外,一旦......”候泰連忙開口說道,這麼多槍支,四十萬杆,足夠武裝一個超級大國了。有了這四十萬杆搶,只怕天地都要改顏換色。
方世玉道:“留在府庫也沒什麼用,更何況,線膛槍的技術已經成熟,等到線膛槍列裝完了,火銃還不知道賣沒賣乾淨!”
“另外,對於擁有十萬萬寶鈔以上的儲備國家,勢力,禮部交涉,允准他們從朝廷和火器製造局手裡,採購訂單!”
“封鎖先進技術,保證最新式的火器不會流落到海外就可以了!異國番邦在火器製造局的採購價格,應當是兵部採購的二十五倍,從朝廷庫存採購,應當是兵部採購的十五倍!”
方世玉想要打仗,雖然說大明的商稅,給大明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財富,但戰事一開,常茂的軍隊還是用火銃。
等著線膛槍列裝全軍,一顆線膛槍的彈丸,造價就高達二十貫寶鈔,朝廷購買價是三十貫寶鈔一顆彈丸。
一兩銀子,就只能打出去三十三顆彈丸
不算練兵的消耗,一場大規模戰爭,還不得打出去百萬發彈丸?常茂徵交址,就帶去了六百萬顆彈丸。
這還是火銃的,若是線膛槍,一百萬顆彈丸就是三萬萬的寶鈔,六百萬顆就是十八萬萬寶鈔。
恐怖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