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玉話音落罷,常茂躬身道:“陛下,臣願前往,討伐不臣。”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不用了。”

方世玉連忙開口道:“陛下,養虎為患啊。現在不解決,日後就更不好解決了。”

“遼東女真本就是漁獵野人,他們不事生產,不懂耕種,天氣越來越冷,北方物資匱乏,他們想要吃飯,就會南侵。”

方世玉言辭激烈,氣候好的時候,老天爺賞飯吃,北方就相安無事,一旦小冰河期越來越近,地球越來越冷。

北方的戰事就會不斷。

如今又機會一舉殲滅了遼東的亂子,雖然會導致遼東的糧產銳減,但大不了等日後在遺民過去就是了。

寧肯滅了整個女真,方世玉也不要讓遼東存在隱患。

朱元璋道:“女真拿著破刀,木棍,打了個出其不意,仗著人數,讓他們搶了不少糧食,不過遼東各衛回援,已經將女真諸部七萬人都給包圍了。”

“女真投降了。”

朱元璋面色平靜如常,不見一點波瀾,似乎這一切,就應該是這樣的。

方世玉緩了口氣,嘆息道:“我還以為怎麼樣了呢!”

“你還以為,遼東的二十萬大軍,是擺設了是不是?”朱元璋瞥了一眼,遼東的二十萬大軍,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他們擋住了蒙古部落的東侵,阻斷了遼東和蒙古之間互通,讓蒙古徹底成為了沒有外援,被步步蠶食的遊牧部落。朱元璋對草原的政策,一直沒有放鬆過,大明的邊軍,每年都會向北侵襲數十公里的距離,並且駐紮,設立軍事基而這兩年,因為要定都北平,邊軍的動作就更快了些。

直接造成北方的遊牧生存空間急劇壓縮。

方世玉道:“那倒沒有,就是有點想不通,遼東三部女真,腦子是不是鞋拔子做的,怎麼能蠢到這個地步?”

大明在遼東的兵峰,一直都是以強盛著稱,對於遼東的掌控力,控制力也是極為嚴格。

隨著遷都的事情塵埃落定,大明對遼東的開發,更是不留餘力。

而遼東的三部女真,竟然會傻到在這個時候,拿著破銅爛鐵,拿著木棍,和大明的火器部隊抗衡。

便是他們神通廣大,詭計多端,打退了遼東的二十萬大軍,大明隨時可以繼續開赴五十萬大軍前往遼東平叛。

想要竊據遼東,那不是做夢一樣?

朝廷在泰安府投入超過一萬萬兩銀子,遼東出現個女真大部落,直接威脅京師的安全,只要大明還有遷都的決心,就絕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只顧財帛動人心。遼東的產出有目共睹,李成桂還上書,希望能要遼東的鐵嶺衛呢!”朱元璋將李成桂的手書遞給了方世玉。

“這不是痴心妄想嘛,他們現在的國境範圍,就是最好的,兒臣回去會讓慶慎寫家書,大明的土地,都是祖宗傳承下來的,豈能假手他人。”

不過這倒是說明了一個問題。

方世玉看了一眼,李成桂想要鐵嶺衛,也是基於朝鮮的國家利益訴求,但大明是肯定不能給的。

朱元璋狐疑道:“什麼問題?”

“朝鮮不臣之心。他們今天想要鐵嶺衛,就標誌著,他們的政治訴求是擴張,孫兒感覺,應該可以敲打一下他們了。”方世玉聳了聳肩,在不敲打一下朝鮮,李成桂還真以為把女兒嫁到了大明,送到了他方世玉的床上,就能從大明取走土地了。

他那不是痴人說夢,大明對於土地的訴求,那是非人類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這些事情,你去處理,朕還是要問你,女真要如何處理?”

方世玉微微遲緩,看了眼徐輝祖和常茂,猶豫道:“兩個辦法!”

“說!”朱元璋直接問道。

方世玉坦言道:“其一,男丁殺絕,從各地牢房裡挑選些罪責輕的,流放遼東,分給土地,保證明年遼東的春播不被耽誤。”

“其二,全數打散混編,把他們的什麼什麼氏啊,全部改成我朝姓氏,內遷,他們只有十幾萬人。一個村莊放一個,他們都填不滿整個大明!”

方世玉滿不在乎,既然女真投降了,雖然全殺了會省事,但站在政治的角度上,那隻能圖一時爽快。

解決女真的辦法,絕不僅限於殺絕,將他們內遷,每個郡縣就四五個女真人,他還能翻起風浪,那就真的是大明該亡了。

更何況,方世玉打著亡其苗裔,絕其傳承的理念,改名,改姓,三代,五代人,他們就和大明境內的蒙古人,色目人,沒有什麼區別。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嗯,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