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廢棄了衛所制度,那些晚年新政的軍屯田,也就漸漸的變成了民相田。

大明六萬萬數千萬畝田地,已經分發的差不多了,而按照官方統計,每戶所得田畝,因地制宜,十五畝到三十五畝不等。

譬如遼東那塊平原地,地廣人稀,又冷的很,朝廷開墾出來的土地多了,人少了,自然分得也就多些。

只是二人剛剛進入火器製造局,雖然這裡是官方產業,皇室佔據絕對控制權,但畢竟還是以盈利為目的得產業。

工匠們也並沒有見過朱元璋,而方世玉出海四年,在皇宮憋了一年,變化最大的五年,他沒有在火器製造局露過面。

自然也就無人認識。

所有的工匠都在忙碌著。只有方世玉牙齒打顫道:“這水力機床做出來了?????”

很久很久以前,方世玉就希望有人能搞出來水力機床,有了這個東西,就可以製造更多的機床,各式各樣的機床。

並且在製造火器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解決無數困擾工匠們的問題。

“切,新來的吧,這水力機床半年前就搞出來了,不然的舌,五萬支火銃,近百萬的定裝彈丸,你以為那麼容易就敢接單子啊。”

“今年有的賺了,快去,給機床邊上的水槽灌滿了!準備開工!”

方世玉還在激動水力機床的出現,反倒是被一旁的工匠師傅給嘲諷一番沒見過世面,並且被指揮了差事。

方世玉笑著上前,拿起木桶,大型蓄水池就在機床的水槽不遠處,他倒是要看看,這水力機床,有什麼強大的地方。

能不能達到心裡預期。

隨著方世玉扛了十餘桶水,八個人足足忙活了一刻鐘的時間,朱元璋就站在一邊看著,也不阻止,也不幫忙。

原本,按照他對方世玉的養成計劃,在方世玉返航之後,正好到了年齡,把這小王八蛋在他攤牌前,那是死活都不肯為官,不然還得丟到他鳳陽老家好好磨練一下。

不過現在,是沒機會了。

然而,朱元璋看著方世玉做起活來,一板一眼,得心應手的樣子,心中嘆息著,暗自嘲諷道:“倒是咱想差了,東勝神洲,原始遺民,什麼都沒有,只能靠自己的雙手。”

“四年的時間他都活下來了,怎麼可能一點沒見識。”

隨著水槽灌滿,有工匠師父上前開啟了水力機床,機床上結構並不複雜,那些燒紅了的管子,在機床上被重力捶打。

數十次的敲擊後,在前方有著一個鑽頭,這鑽頭似乎是量身定做的,扣在管子的中央處。

隨著馬力加大,瘋狂旋轉起來,一個半合格的槍管,就這麼製造成功了。

而剩下的,就是工匠們對槍管內部進行更為細緻的打磨工作,保證槍管內的結構。

方世玉看看眼前的一幕幕,心中驚悚莫名。

“王總辦說了,裝填線膛槍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等這批東西交付朝廷之後,全力研發新的裝填線膛槍。”

說話的就是先前讓方世玉去挑水的那人,看上去應該是個領頭的。

朱元璋疑惑道:“你們為什麼不直接研究裝填線膛槍,反而要把洪武二十四式賣給朝廷之後,再研究裝填線膛槍??”

如此以來,若是過兩年,這邊剛交貨,那邊又搞出來了更強的火器,朝廷要不要給火器部隊換裝?

可如此以來,朝廷每年要多花多少錢?? 按照老朱的意思,就應該一步到位。

那領頭的瞥了一眼,笑了笑道:“老傢伙,不知道別瞎說話,研究一個新的火器,難度是你能想的嗎?”

“步子邁大了,咔嚓,容易扯著o,火器局也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再說了,這些火器一次次的列裝朝廷,才能賺到錢嘛。。。”

聞言,朱元璋心中暴怒,腦海中大罵奸商,咬緊牙關,萬丈憤慨。

方世玉連忙上前拉住了老朱頭,拽著他向總辦的辦公室走去。

“老朱頭,生什麼氣呢!他們想賺錢,這大頭還不是進了內帑。”方世玉趕忙開口勸慰道,老朱頭要是一怒。一道聖旨廢了火器製造局,那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方世玉為什麼選擇官督商辦,自己出技術指導,出場地,出保護政策,招募商賈入股出錢投資,負責管理經營。

只有這樣,這些商人想賺錢,就要不斷創新,一直創新,而反觀朝廷的兵仗局,吃公糧,拿死工資,整個兵仗局都有些死氣沉沉的。

創新和發展自然就變得緩慢。

朱元璋道:“朝廷花了那麼多錢,然後過幾年發現,買的都是一些破爛?要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