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就是傳說中的懂王?(第3/5頁)
章節報錯
“可是如今的大明,正稅就有十幾種之多,老百姓啥也不用幹了,每天的時間都用來交稅了,”
“關鍵是老百姓除了要交銀子,還得交糧食,交藥材,交布匹等等等等五花八門的東西。”
“你覺得老百姓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能輕得了嗎?”
“朝廷就算再透明,再嚴苛,難道還能二十四小時盯著下面得那些官吏,他們魚肉百姓得機會多的是!”
話音落地,朱元璋等人瞬間就無話可說了。
這下他們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大明得稅收實在是種類繁多,而且亂七八糟得。
銀子也收,實物也收,甚至有些州府,收的稅裡還包括鹹魚這種東西。
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種類繁多的稅收,並非是一群人一起交,而是落在了每個老百姓的頭上,每個老百姓都要交這麼多種類的稅。
這裡就要分為本稅跟副稅了。
比如按照季節來劃分的稅收,老百姓要在糧食秋收之後,先把糧食的稅交了,這就是本稅。
交完了本稅,老百姓還得去賣掉餬口以外的糧食,賣到的銀子要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折色稅,交完折色稅,再用另外一部分去買布匹,再去交副稅。
當然了,要是嫌麻煩的話,老百姓也可以拿著糧食去找專門織布的用糧食來換取布匹,然後直接交稅也可以。
只是這個辦法基本上走不通,因為布匹在大明屬於硬通貨,還沒生產出來,就被商賈提前預定了。
做布匹生意的跟做糧食生意的基本又是一夥人。
老百姓哪裡玩的過這群商賈?
因此,又複雜繁瑣,又極其耗費時間,而且交稅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不必要的損耗。
所有的事情,最終還得老百姓自己承擔著。
而且正是因為這種情況,那些奸商知道老百姓不買布匹不行,不賣糧食也不行,因此直接把糧食的價格壓到極低,把布匹的價格抬到極高。
這一通操作下來,老百姓直接就掉了一層皮。
要是趕上天災人禍啥的,這些老百姓就實在是無計可施,化身流民了,對於各地的治安也存在了極大的隱患。
反而是那些奸商以及士紳門閥,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肥的流油。
這還只是正稅,你再看看徭役。
這條路雖然不至於像是二十一世紀那些官商勾結做做樣子,給你修個三年五載的,但是大明的路就算是修上兩三個月,對於老百姓來說,一年的收成就泡湯了!
就算是當地的官吏是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但是人家過來辦公修路,你不能讓人家餓著吧?老百姓一頓飯總的管吧?
這無形之中又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因此,方世玉才有剛才那番言論。
“那你說,到底應該咋改進吧?”
朱元璋一臉鬱悶的問到。
要不是方世玉說,他怎麼也想不到,照葫蘆畫瓢,學著前輩的辦法來,竟然還有如此之多的弊端!
可是著歷朝歷代,從秦朝到元朝,這麼多皇帝前輩,愣是沒一個人察覺?
唯獨方世玉這小兔崽子發現了?
你就是傳說中的懂王?
“我已經說過改進的辦法了,那就是一條鞭法!”
方世玉轉身,把一條鞭寫了下來。
“簡而言之,就是化繁為簡,稅收徭役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