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古人就是這麼想的,但此時方世玉的態度,好像跟他們想的有些不大一樣啊!

“方公子,大秦對官員的待遇很高嗎?”

朱棣都忍不住問了起來。

“不然呢?你沒看見六國那些人,擠破腦袋也想去大秦當官?難道那些人都是腦子有坑不成?”

方世玉翻了個白眼,冷冷回到。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

縱觀華夏曆朝歷代,要說人才的流動率最高是哪個朝代,那春秋戰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了!

那時候諸侯並起,他們可以選擇的餘地實在是太多了。

這家不行,那就跳槽去下一家唄!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那些有點本事的,一旦覺得自己被冷落了,不用你說,自己先抄了主公的魷魚,直接跳槽去下一家了。

而且這個流程一般都是,今天抄你魷魚,明天就在下一家出任高層,後天就帶著新東家的兵馬,直接來吞併老東家的地盤。

這種情況下,作為人才,各個諸侯國的主公,那肯定是絞盡腦汁,也要提高待遇,留住這些人才啊!

一不小心,這原本屬於自己的人才,明天就成了自己的敵人了,這誰遭得住啊!

於是乎,那些主公謀士,更是手段頻出,能想到的招,全都用了!

甚至更有勝者,比如田氏,在伐齊之後,為了留住那些跟著老主公的人才,把自己的老婆都貢獻出去了!

還有比這更有誠意的嗎?

古人玩起綠帽情節來,絲毫不亞於二十一世紀那些變態啊!

但也因為這些五花八門留住人才的手段,那些人才也變得精明起來了。

打廣告是沒用的!

咱要的是療效!

首先要看你工資給的夠不夠多,其次要看你福利搞得夠不夠好,最後還要考慮你給的職位,前景如何,只要有一條不滿意的,那抱歉,老子不跟你浪費時間。

如此激烈的人才競爭大會中,大秦能夠拔得頭籌,把當時的一流人才,幾乎壟斷了,大秦的薪資待遇可想而知。

看看大秦的那些文武百官,其中位居高層的,基本上都是別的國家跳槽過去的。

文臣裡面著名的法家商鞅,富商呂不韋以及丞相李斯就不提了。

再看武將,白起、王翦跟蒙武,這三個堪稱戰神的存在,也都不是秦國土生土長的本土人士,祖上那也是晉國、楚國跟齊國人。

就這六個人的份量,足以證明,大秦要是薪資待遇不好,這些人難道腦子有坑,非要跑到大秦當官?

“所謂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他們從自己的國家跳槽到秦國,無非就是秦國的薪資待遇更好,秦國的發展前景更好。”

“大秦的軍功制,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就是那個二十級軍功進爵的制度!”

方世玉緩緩說到。

“當然知道。”

“俺不僅知道,還爛熟於心。”

“先生,這玩意我也爛熟於心,要不我現場給你背背?”

......

這個制度簡直是太著名了。

這幾乎就是秦國強大的根源所在。

以至於後面所有的朝代,但凡有點雄心壯志的皇帝,都要把這萬一拿出來,好好研究一番。

站在這裡的,基本都是大佬,對這套制度當然也都研究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