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君要臣貪臣不得不貪啊(第2/6頁)
章節報錯
這麼做,簡直就是捨本逐末啊。
只是朱標話音落地,朱棣卻是翻了個白眼。
朱棣覺得朱標的想法實在是太酸腐了。
物件不一樣了,那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一個是被貪官汙吏中飽私囊了,一個是進了國庫了!
國庫的銀子是幹嗎用的?
那還不是用來修路建橋,賑災惠民嗎?
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莫過如是了!
朱元璋也點了點頭,顯然跟朱棣的想法是一樣的。
“這就是你的想法太狹隘了!”
“我說歸公,怎麼能是魚肉百姓呢?”
“朝廷豈能跟下面那些胥吏一樣?那些胥吏貪汙的時候,損耗多少,全憑他們一張嘴或者一條腿!”
“決定權都在那些胥吏手上,老百姓自然是被魚肉的。”
“一旦歸公,那這個決定權就回到了朝廷手上,損耗的多少,就由朝廷說了算了!”
“朝廷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損耗標準!”
“舉個例子,那些蛇蟲鼠蟻較多的州府,糧食也不易儲存的州府,損耗就可以稍微定的高一點。反之,其餘的州府,那就可以定的稍微低一點。”
“再比如距離金陵較近的州府,損耗就可以定的低一點,較遠的州府,就可以定的高一點。”
“即便是大明寶鈔,那也可以根據實際的市場價值,來制定一套標準的損耗。”
“如此一來,損耗朝廷是承認的,下面的胥吏也不會左右為難,定製的條件稍微放寬鬆,老百姓也不會叫苦連天。”
“朝廷、官吏、百姓,人人都沒了抱怨,豈不美哉?”
方世玉笑著,淡淡解釋到。
實際上,就是讓各地的稅收以及損耗,按照不同的稅種,以及不同的地域,劃分不同的標準,完全公開!透明化!並且貫徹執行下去。
如此一來,貪官汙吏自然沒了空子可鑽。
老百姓自然也不用再被魚肉了。
這倒也並非方世玉發明創造的,後來的島港就有人這麼做了。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探長雷某人。
雷某人再島港當差的時候,正是那個地方最為黑暗的年代。
可謂是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搶,魚龍混雜,三教九流,輪番登臺。
那些官吏更是黑白不分,互相勾結,魚肉百姓。
最可笑的是,這些官吏那是自成一派,壓根沒啥關聯。
啥時候收錢,收多少,全憑他們自己心情來。
以至於有些幫派,那是一個月被收幾十次,導致沒錢賺還得倒貼,於是火併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雷某人上臺後,當即制定了一大堆規矩。
根據不同的生意,制定了不同的規矩。
那些按照規矩來的黑團伙,如果遇到了什麼解決不了麻煩,甚至還可以向雷某人求助。
下面官吏服務態度不行,雷某人可是會動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