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第3/5頁)
章節報錯
有些膽子大的,給你損耗個四五成,都是常有的事情。
甚至還有些不怕死的,直接給你損耗個七八成,也時有發生。
至於淋尖踢斛,就比這折色火耗更加有趣了,也更加常見了。
並非只有明朝,每個朝代都一樣,到了收成的季節,負責去地方收取糧食的官吏,都會用一種叫做斛的工具來當作計量工具。
一斛就是十鬥,只是這斛是沒有蓋子的。
交稅的老百姓,只要把這斛裝滿,你的稅就算是交了。
於是,就會出現老百姓把糧食倒進斛裡,倒滿之後就會停手。
這原本也是正常流程,畢竟已經滿了。
偶爾會有一些糧食因為滿了,溢位來,就算是正常的損耗了。
但時間一久,那些負責收糧的官吏,就從這裡面發現了一個發家致富的機會。
這溢位來的糧食反正也沒人管,自己完全可以拿回去啊!
只要溢位來的越多,那自己拿回去的不就可以越多嗎?
於是,當老百姓朝著斛裡倒糧食的時候,一旦滿了,那些官員就會使出佛山無影腳,在斛上狠狠的踹一腳!
這一腳讓斛裡原本是滿的,瞬間就再次空了不少出來,這空出來的,老百姓自然就得再補上。
於是糧食自己拿走了,朝廷也沒少收。
為了順利撈點油水,這一招很快就被推廣執行了,幾乎所有官員都參與其中了。
以至於後來大家評選誰是最受歡迎的人,並不是看這個人的人品或者官位,而是看這個人的腳法厲不厲害,能不能讓斛裡的糧食掉的更多!
有些人更是打小就開始練腿法,長大後,憑藉著犀利的腿法,成為了當地官府的紅人。
“方公子,這兩個方法朝廷都是知道的,從洪武元年開始,就已經明文禁止了啊!”
“地方怎麼還有人用呢?”
李善長皺眉問到。
老李可謂是大明的蕭何,大明還沒建立,他就負責老朱的後勤,因此這徵稅收糧,老李簡直就是再熟悉不過了。
朱元璋自然也熟悉!
畢竟朱元璋就是老農民出身!
甚至親眼目睹過所謂的折色火耗以及淋尖踢斛。
本來種點糧食就不容易,好不容易把稅交夠了,結果那些鬼腳七一腳下去,自己又要多交不少!
於是洪武大帝建國之後,直接嚴令禁止再有這種陋習!
甚至直接納入了律法之中。
為了杜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洪武大帝規定,地方收稅不再收取任何銀兩銅錢,改收寶鈔。
這樣一來,折色火耗也就沒了。
至於對付鬼腳七,洪武大帝也想到了一個辦法。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斛沒有蓋子,那就給斛加個蓋子,甚至還規定,專員要按時下去巡查!
雖然這麼一來,那些收糧的官吏工作量徒增,但洪武大帝可不在乎,你當官那就應該為老百姓服務的。
只要老百姓不吃虧,一切就是值得的。
實際上這兩招也都是李善長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