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也早已遍佈大江南北。

所有起義軍幾乎都用紅巾裹頭,拜入明教,韓山童死後,這些起義軍便拜了韓林兒為小明王,韓林兒也成為了紅巾軍新的首領,天下盟主!

這個時候,朱元璋只不過是紅巾軍中的一個小嘍囉,郭子興麾下後勤部隊的一員,跟小明王韓林兒幾乎是沒啥關聯的。

但架不住朱元璋太猛了,淮河兩岸,朱元璋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伊然天下無敵的姿態。

因此,朱元璋在明教的地位水漲船高!

從九夫長開始,一路逆襲,連跳了十幾級,直至被封為吳王!

這已經是最高的爵位,此時朱元璋已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了。

放眼望去,整個明教之中,朱元璋已經是獨一檔的存在,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只有兩個藩王。

這兩個也就是朱元璋後來最大的對手陳友諒以及張士誠!

而韓林兒,除了小明王這個頭銜,沒有任何實權,更沒有任何話語權。

甚至已經淪落成了漢獻帝一般的存在,被人當成了工具。

因此當時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天下不會是韓林兒這個小明王的,天下只會是朱元璋、陳友諒或者張士誠三人其中某一個人的。

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率先叛變,接受了元朝的冊封,隨後率兵攻打韓林兒所在地安豐。

韓林兒自然是不抗揍的,手下除了幾個身手還算不錯,信封明教的教徒外,基本沒啥人。

這些人,自然不是張士誠的對手!

於是,小明王韓林兒,以天下盟主的身份,四處尋求庇護!

朱元璋作為此時紅巾軍最大的勢力,自然也收到了韓林兒的求救。

而劉伯溫作為軍師,則是極力阻止朱元璋搭救韓林兒。

原因很簡單!

現在的韓林兒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把他搞回來,礙事不說,你還得把他當祖宗供著。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何況朱元璋以後那是要一統天下,登上九五至尊寶座的人,把韓林兒搞回來算怎麼回事?

這不是噁心他媽叫噁心回家吃飯,噁心到家了嗎?

在劉伯溫的計謀之中,韓林兒最好的下場,就是在張士誠的攻擊中,命喪當場,隨後明教再無明王!

朱元璋則可以打著為明王報仇的旗號,迅速聚攏明教教徒,整合其餘勢力,隨後一統天下。

如此一來,名分有了,大義也有了,何愁成不了事?

但朱元璋實在是個厚道的人,這種下三濫的事情他實在是做不來。

遙想當年,濠州城內五個元帥,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朱元璋一氣之下自己回老家募兵,也就是那個時候,徐達、周德興、郭英等人才跟隨了朱元璋的,隨後直到朱元璋打到滁州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了三萬精兵。

而那個時候的郭子興,基本上氣數已盡了,但郭子興見朱元璋牛逼了,為了自己兒子,當即去找了朱元璋,朱元璋二話沒收,就把兵權交給郭子興了。

如此厚道的朱元璋,再次出走,又去自己募兵了。

何況朱元璋始終覺得,自己能有口飯吃,確實是因為明教,他是一個念香火情的人。

自己此時救了韓林兒,也算是還他當年的人情了。

此後,明教的生死存亡,與他朱元璋就再無半點干係了。

於是朱元璋不由分說,直接出兵,幹敗了張士誠,把韓林兒給救了下來,又帶到了滁州。

這個韓林兒,雖然身為小明王,天下盟主,沒啥實力,但這眼力勁卻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太會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