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僧多粥少啊。”

“這些進士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座師,咱老朱到時候看他們到底要聽誰的話。”

朱元璋激動的連拍桌子。

他現在已經明白了方世玉的話了。

如果這些進士們只認定殿試的正副考官為座師的話,那他們容易受制於人。

可是現如今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座師,你說他們應該聽誰的?

這麼多個座師肯定有關係不好的,意見相駁的。

你說他們應該聽誰的?

到時候還不是得乖乖聽當今聖上的。

小方子的這個主意實在是太絕了。

就連旁邊一向喜形不形於色的朱標,都忍不住臉上露出了笑意。

要不是本太子極力忽悠的話,怎麼可能會得到方恩人的安國大計。

這一次,本太子大功一件。

“對了小方子,這個是增法,那麼減法是什麼?”

得到好主意的朱元璋忍不住接著問道。

“祝老頭,你知不知道我朝科舉有一個弊端?”

方世玉並沒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問題,而是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這個嘛……”

朱元璋頓時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因為劉三吾這幾個千刀萬剮的傢伙,朱元璋現在覺得大明王朝科舉的制度簡直就是漏洞百出。

他實在是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我朝開科取士的最大缺點,那就是殿試太重要了,遠超其他的科舉考試!”

發現朱元璋父子接不住自己的話頭,方世玉來了一個自問自答。

聽到方世玉的話,朱元璋父子面面相覷,臉上浮現出了疑惑不解的表情。

一個平民想要從白丁成為倆榜進士,他們需要參加六次考試。

其中兩次,是透過縣府兩級考試,也就是童生。

童生並沒有任何特權,只是表明自己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並不是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的莊稼漢。

一旦透過了院試,童生正式成為生員,也就是大家嘴裡面說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