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南北分榜(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不說別的,高麗的東西兩班之爭,還是小方子你教給我的。
難道你這麼快就忘了嗎?
“噗嗤!”
看著朱元璋滿臉著急的模樣,方世玉忍不住笑了。
“我說祝老頭,我都跟你說了一遍又一遍了,你能不能聽人把話說完?”
“不要那麼著急,你說你急個屁啊你。”
“你看看你的大兒子,雖然人家比你年輕,但是人家多麼沉穩。”
“本少爺有時候十分無語。”
“我很想知道你們到底誰是爹,誰是兒子。”
這句話頓時把朱元璋氣得臉色鐵青。
太子朱標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方世玉。
“恩人啊,你這不是在挑撥我們父子之間的感情,把本太子往火坑裡面推嗎?”
再說了,本太子這是沉穩嗎?
我這完全是被恩人你的話語給嚇得,沒有回過神來啊。
“行了行了,我就不逗你們了。”
“其實南北分榜,並沒有必要要分開來考,而是按照南方和北方的教化水平不同,按照固定的比例來錄取南北方計程車子。”
“如果當今陛下采用了我的方法,在短期之內,南方的教化優勢會被碾壓,而北方則會提高。”
“如此一來,兩頭兼顧,這不是一箭雙鵰嗎?”
方世玉朝著朱元璋父子描述了一下南北分榜的用意。
其實吧,南北分榜就相當於國家給偏遠山區加分一樣。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麼越是偏僻窮困的地方,就越是沒有人能考上大學。
要是考不上大學的話,就只能待在自己的家鄉,種一輩子的田地。
坐看別的城市越來越發達,自己的家鄉卻越來越窮困。
這相當於切斷了偏遠山區地區老百姓們的上升渠道,以及人生憧憬。
人一旦沒了希望,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所以無論是南北分榜還是高考加分,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偏遠地區的老百姓給予他們上升的渠道,給他們一個可以拼搏的希望。
聽完方世玉的話,朱元璋滿臉嚴肅的點點頭。
怎麼自己在元末的時候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
還不是因為那些韃子不給人活路。
在那個時候別說什麼上升渠道了,哪怕生活稍微平靜些,自己有口飯吃。
那麼這個世界上說不定就少了一個洪武大帝,多了一個務農的農夫。
這個世界上,命運就是如此神奇。
“恩人,如果南北分榜的話,那麼名額應該如何分配呢?”
朱元璋正在懷念當年的時候,朱標已經和方世玉在討論著具體的細節了。
即便給了北方士子三四成的名額,但是按照方恩人所說,以他們的水平恐怕也是三甲同進士居多。
如果這樣的話,似乎南北分榜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作用。
“這其實非常簡單,一甲讓南北士子自由競爭,誰有本事中一甲,誰就去拿至於二甲和三甲,就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來分配。”
方世玉一本正經的說道。
無論地區之間差異再大,位於該地區的頂尖家族和其他地方的豪門望族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