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關係者大明王朝的根本,自己的兒子委屈就委屈一點吧。

“這件事情其實說難,他並不難。”

“比如說考生可以在考證的一些位置做一點標記。”

“這個標記只有他還有他的考官知道。”

“當主考官發現了考卷上的標記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把他錄取了。”

方世玉喝了一口熱茶說道。

“可是方恩人,這一次入選的進士有五十多人,他們不可能每個人都在考卷上面做標記吧?”

聽到方世玉的話,旁邊的朱元璋被震驚的不行。

如果方世玉說的都是真的的話,那麼這次的事情那就不是劉三吾這幾個人的事了。

按照大明律法,這些被錄取的南方士子也是共犯,他們也要被砍頭。

就連他們的家族都會受到牽連。

能夠參加科舉計程車子,他們在當地都是赫赫有名的豪門望族。

如果這樣一來的話,將會成為一樁轟動天下的大案。

這樣子不僅僅是太子,就連朱元璋也精神了起來。

朱元璋並不害怕殺人。

不過是區區幾十個地方豪強罷了,在他朱元璋的眼裡面,不過是土雞瓦狗般的存在,滅了就滅了。

真正讓朱元璋關心的是,如何避免主考官和士子上下勾結。

要是不能杜絕的話,那麼看看完全就失去了公平公正的意義。

這種科考,取消也罷。

“小祝,這一點你就放心吧。”

“劉三吾這些人,是沒辦法跟南方士子們串通一氣的。”

方世玉喝了一口熱茶後說道。

“既然他們沒有串通,那麼劉三吾是怎麼做到的?”

這下子,太子是真的被繞暈了。

“原因非常簡單,辦法有三個。”

方世玉微笑著伸出了三根手指。

“第一個辦法,是因為墨

“墨?這墨跟墨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不過就是黑色的罷了!”

朱元璋滿臉疑惑的問道。

“祝老頭啊,祝老頭,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不通詩書的武夫

“這墨與墨之間的差距,那可就是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