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南北差異(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也不想想,後世的米國作品之所以能夠席捲全球,還不是因為它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直到後來我國國力上升,現在也有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學習漢語,來我們炎黃國度討飯吃。
所以說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文化以及娛樂行業就越是發達。
統治者也願意在這方面,投下大量的金錢以及精力。
“何況自從五代十國之後,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在一族的管理之下。”
“這些蠻人朝廷不重視文教,也不把科舉作為我們漢人的晉升手段。”
“更為可怕的是,漢人甚至淪為兩腳羊,任憑那些蠻族羞辱欺壓!”
“連生存都沒有辦法了,哪來這麼多時間去學習四書五經這些儒家聖典?”
“更何況其中有不少叛徒背叛祖宗去投奔蠻族的。”
“經過這幾百年時間的沉澱,北方士子的水平當然會遠遠落後於南方士子!”
“這其中南北的差距可不是大明王朝,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可以彌補回來的。”
方世玉滿臉嚴肅的解釋道。
聽到方世玉的話,太子朱標終於明白了過來。
自安史之亂後,吐蕃佔領了原本屬於大唐王朝的河西走廊以及隴右地區。
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原本生活在那裡的漢人她們認同的竟然是吐蕃。
有很多人居然連漢語都不會說,開口就是一嘴地道的胡語。
從五代十國一直到元朝覆滅,那些生活在大明王朝北方的漢人,可是被那些蠻族統治了將近數百年的時間。
特別是元朝時期,甚至連南方都出現了胡化的跡象。
那就更別說北方了。
自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採取了鐵血措施,嚴禁漢人說胡語、穿胡服、過胡節,並且強迫漢人使用自己的語言以及文字,過自己的節日。
要不是朱元璋的這些鐵血措施,把漢人重新整合成一塊的話。
說不定後世的炎黃會被分成南北兩大部分。
漢人也會逐漸分化成兩個不同的民族。
僅僅從這一點來看,朱元璋對炎黃有著再造之功,無愧於方世玉心中萬古一帝的評價。
“那小方子,按照你的意思,這一次北方士子沒有一個人上榜,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嗎?”
“那些負責監考的正副考官都是無辜的?”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問道。
越是琢磨方世玉的話,就越是感到有些奇怪。
方世玉的話,話裡話外都透露著一股給監考考官開脫的嫌疑。
這讓方世玉心裡有些不舒服。
別的我們先不說,要是北方士子的水平如果真的這麼差的話。
那麼劉三吾這幾個人,為什麼會臨時偽造幾張北方士子的考卷?
他們隨隨便便挑十張過來不就可以了嗎?
難道這不是他們做賊心虛的表現嗎?
“雖然說北方士子的整體水平,確實不如南方士子!”
“不過要說差到連一個三甲同榜進士都沒有資格,那就實在是太誇張了。”
“我可以在這裡斷言,本次主持科搞的正副考官,他們絕對是徇私舞弊。”
“他們不僅僅有罪,而且其罪當誅九族。”
出乎朱元璋的預料,方世玉直接肯定了朱元璋之前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