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錨定物(第2/3頁)
章節報錯
“其實很簡單,我之前有跟你們說過,能夠成為錨定物的東西,必須有一橫樑易攜帶,易儲存,易保值的特點。”
“各個地方提煉鹽巴的手法,還有原料不同,有的鹽巴吃多了能毒死人,有的鹽巴吃起來可以當成奢侈品。”
“鹽巴的價值難以衡量,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不宜衡量。”
“再說了,鹽巴這種東西遇水融化,天氣哪怕是掃視一點都會帶來大量的損耗,實在是難以儲存。”
“在我說出來的四個條件裡面就違背了兩個,你告訴我,你怎麼想出來鹽巴能成為錨定物的。”
方世玉滿臉無語的說道。
鹽巴肯定是不行的。
除了這兩個最主要的原因之外,還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方世玉想用鹽巴來發財。
如果鹽巴真的成為大明寶鈔的錨定物的話,那自己今後發財的路上就多了一道絆腳石。
再說了,自己心裡面有比研發更適合當錨定物的東西。
所以他果斷否決了李善長的回答。
“原來是這樣啊。”
李善長在得知答案後恍然大悟。
沒想到如此淺顯的道理,自己居然沒有想得到。
看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古話並非空穴來風
“那麼方公子,你覺得應該用什麼東西才可以充當錨定物呢?”
太子朱標滿臉好奇的問道。
“其實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最好的錨定物就是糧食。”
方世玉擲地有聲地說道。
居然是糧食。
李善長等人先是一愣,緊接著臉上不約而同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大明王朝的糧食產量非常低。
北方的小麥畝產不過,區區的三百多斤。
雖然南方種植的水稻比北方的小麥好一點,不過每畝的產量也不過不到600斤。
這還是風調雨順並且精耕細作的情況下。
要是稍微遇到天災人禍,先不說欠收,就算是絕收也不是沒有可能。
朝廷每年收上來的稅糧,除了扣發給官員宗室的俸祿還有衛所士兵的糧餉之外,根本就剩不了多少。
這些剩下的糧食,大明王朝還要儲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可以說大明王朝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糧食來兌換,百姓手裡面的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