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悟性不錯,倘若收入中天,日後造詣……廖帥遲疑半響。

是不錯,不過他走的路卻走偏了,而且不是偏一點,偏了很多。

聽說,他的刀法不錯。

以前是不錯,但是現在,他只是一把鈍刀,沒有了刃的刀。

既然是一把鈍刀,那直接放棄便好,為何你還將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

他與我也算是故人。

是非曲直,利害關係,其實有時候並不是他不知道,只是他不願意承認而已。

看樣子,你對他很有信心,廖帥反問。

不是信心不信心的問題,而是作為一個朋友,我該做的,已經做到。

原來如此,你一直當他是朋友,廖帥的臉上露出釋然。

不是敵人,甚似敵人,不似朋友,甚似朋友,非親非故,邂逅,卻又在玄之又玄的關係中產生一絲聯絡。

說的好,廖帥撫掌大笑。

蘇洵嘆了口氣,開口道:“倘若他能夠在困局中走出來,對於以後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一個人只有心無旁騖的去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才能做成功,有了二心,那便是不專心,不專心,想要成事很難,蘇洵嘀咕。

那現在你專心嗎?廖帥試探的問。

蘇洵愕然的看了一眼廖帥,開口道:“對於我而言,不是專心不專心,而是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

我做出的決定,需要承擔後果。

廖帥看著蘇洵一本正經的模樣,開口道:“現在的你,越來越像個帝王。”

蘇洵眉頭緊皺,反問道:“難道之前不像嗎?”

也不是說不像,就是少了那麼點氣質,現在的氣質補上,剛好就更像了。

兩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

次日清晨……

蘇洵的軍營內傳來捷報。

聽著軍士的彙報,蘇洵展顏笑道:“蠻帝和屍王的速度竟如此之快,實在是超出我的意料。”

屍王採用許真君的招降之計,任用投降的城主繼續擔任城主,這也就使得這些城主能夠死心塌地的賣命。

不僅如此,降者能夠保全性命與爵位這件事情傳出之後,一呼百應,附近的城池也都動搖了根基。

所以他才能夠連下數十城。

同樣的,蠻帝也是如此,降者不殺,既往不咎,採用姬軍師的親民之策,每到一處,必定撫卹民情。

這也就使得當地的民心,漸漸歸一,加上中天軍雖然主動發動戰爭,但卻與民秋毫無犯,這也就大大減少了冥州軍民對中天軍的厭惡感。

在蘇洵的身旁,寧致遠臉上帶著笑容,緩緩的解釋。

不錯,真君和元秋真乃棟樑之材,能夠洞悉我心中所想。

看來,我們也要再接再厲,人家已經拿下了數十座城池,而我們只攻下一座城池,這種進度,實在是太慢,蘇洵有些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