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文始真經(第3/3頁)
章節報錯
僅僅一道文始真經施展出的法相,便足以說明展望舒不負名頭。
文始真經果然了得,以身法氣相聚。
即使是道法之中,也算是極為厲害的,蘇洵心中一凜,不由讚道。
文始真君的虛影出現後,使得他法力不斷的瘋漲,他的氣息不在如同之前那般。
如此年紀輕輕,便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實力,這份資質,即使是蘇洵,也遠遠不能及。
展望舒動了,他的身後,文始真君的虛影如影隨動。
帶著萬鈞之力,夾雜著無窮無盡的氣勢向著兩名蠻將襲去。
那兩名蠻將也是絲毫不懼。
他們的肉身已經修煉到金剛地步,防禦力更是驚人,自然無懼面前的青年。
三人打成一團。
即使是硬碰硬,在文始真君的加持下,展望舒也是絲毫不懼。
他的道法,便是將他全身的屬性全面增強,所以在同階的情況下,一段時間裡,他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文始真經的核心要義,便是常無、常有。
因勢利導,順其自然,心有多寬,力量便有多大。
所以此時展望舒完全隨著心意而動,他想要提高文始真經的攻擊力,便會降低自己的防禦。
他若是提高自己的防禦,那麼攻擊力便會大幅度降低。
也是修煉文始大道的難點所在。
本文始真經本就玄奧無比,其中提倡的常有常無更不是常人所能掌握。
只有兩者達到一種微弱的平衡,才能夠駕馭心經。
經文就如同秤砣一樣,只有始終保持平衡,才能夠秤出斤兩。
所以,在道心中,展望舒始終都在不斷降低文始真經的重心,使其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無論他調節強大的攻擊,還是擁有驚人的防禦,都能夠盡最大可能發揮其威力。
這也就要求修煉心經的人能夠分心控制,即使在戰鬥面臨生死之際,也不能失去平衡,對於心性的要求極高。
所以從第一眼,蘇洵便已經看出門心經的不凡之處。
當展望舒施展出來後,蘇洵驚歎不已。
畢竟,這門心經太過玄奧。
一時之間,展望舒便擁有強大的攻擊,當兩名蠻將朝著他出手反擊的時候,他的防禦力便會強化到最強狀態。
蘇洵看到此處,不由一怔,老臉一黑,心道:“剛剛我本想用言語來擾亂他的心神,他表現出極為不沉穩的一面,難不成是裝的。”
試想,一個人若是心性不成熟,又豈能駕馭的了文始真經門道法。
難不成,此人也是扮豬吃老虎,若是我之前向他出手,他勢必留有後手反擊,蘇洵想到此處,嘴角處不由的帶著一絲笑容。
也罷,既然如此,我便做個順水人情。
他體內的真氣暗暗湧動,雙手拿著鼓槌,不斷敲擊著戰鼓,戰鼓之中,氣勢磅礴,一股股的真氣不斷的透過鼓聲灌入到展望舒的身體內。
交戰中的展望舒身體一震,他的目光有些複雜的朝著蘇洵望去,卻發現蘇洵假裝看不見自己,依舊悶著頭敲著鼓。
他的氣勢,在戰鼓的增持下,更加的狂暴。
每一擊打出,都能使得虛空微微一震。
如果說,他本身的實力在文始真經的增持下,已經接近天同五重境,那麼透過戰鼓的增持,他已經無限的接近六重境實力。
雖然只差一個境界,但失之毫釐失之千里,其對天地大道的感悟,根本不是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