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說出這幾句話的時候,似是蒼老了幾分,他的神情亦緩緩的變化著。

深邃的目光再次落在蘇洵的身上。

人的一生,生生死死,殺戮不斷,臨頭了,卻也看透幾分。

你能夠來到此地,便是你與我有機緣,這種機緣或許就是一種往生的反覆吧!

我只是化作另一種存在的方式而已,於我而言,亦能夠安息……

陡然間,在那骨架上,骨頭和一面鏡子漂浮出來。

這是……莫非……

蘇洵心神劇顫,通天鏡!

這塊頭骨……

這塊頭骨,乃是我的靈魂凝結而成,這是一塊骨魂。

在聽到中年男子說出骨魂二字,蘇洵面色大變。

他自《萬卷佛經》這本書上了解到骨魂一詞,人之骨魂,乃是頭骨與陽氣結合而成。

簡單的說,便是人在臨死之時,陽氣在天空之中飄蕩形成一種靈體,靈體在離開身體的剎那,人便會死亡。

靈體便是陽氣所化的亡魂,魂主精神,只有這種精神體極為強大,才能夠產生意識。

這種意識的存在時間越長,便會模糊,需要附著在新的寄體上才能夠保持靈體狀態。

但這是一件極為苛刻的事,首先修為越高,受到的規則與束縛便會越大,融合的排斥便會越大。

其次,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乃是人死徵兆。

而陽氣下降,陰氣上升,二氣結合,可生人。

陰氣化為人的肉身,陽氣則入主肉身,那這具軀體就有了精神,所以才會有生命的存在。

但是當人死亡的瞬間,一縷陽氣便會上升,很快消散,又豈會與頭骨相互融合呢?

本質上,兩者是生生排斥,因為頭骨並不具備陰氣……

所以千百年來能夠產生骨魂的機率幾乎微小,能產生的幾乎都是變異。

蘇洵不清楚的是這種變異無限接近陰陽的原點。

即原始狀態的點,這一個點,是不受到陰陽規則的制約,也就有可能產生骨魂。

與規則和天地束縛相駁的反向制約,從機率上說,也就存在兩者的結合。

但是以蘇洵如今的閱歷,雖說是博覽群書,也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但他清楚,一塊骨魂,乃是無價之寶。

即使有價,也沒有骨魂的存在,這些只是存在於傳說,沒有世人能夠證實這種東西的存在。

按捺住心中激動無比的心,蘇洵默默的看向中年男子的虛影。

中年男子的臉上帶著一絲笑容,即使面對一塊骨魂,你也能夠如此淡定,你很不錯。

人的一生,最可怕的不是經歷了那些挫折,那些殺戮,最可怕的是逝去的東西。

想要追回來,卻永遠也趕不上,最後在心裡只留下遺憾,我一生當中,從未後悔,到頭來,卻在心中留下憾事。

這些,不說也罷,我想告訴你,年輕人,我希望這塊骨魂,能夠傳承下去。

也許這就是我在世間的另一種存在吧!我的一生,從未收過徒弟!

你……可願意拜我為師!中年男子劇烈咳嗽一聲。

那瀑布上的虛影,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