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不死不罷休(第1/4頁)
章節報錯
此時,蘇洵陷入了冥想中。
他仿若抓住了一扇觸不可及的大門。
站在大道上,去看自己所學之道,便會看出很多的不完整。
而道法的根本,源於修士對天地之間的感悟,先是有功法,功法是將招式演變到極致的表現。
而功法的極致則是神通,一招一式演變到極致便是神通。
而神通的進階,便是道法,那是因為學習了神通之後,對天地感悟加深,便會衍變出道的感悟。
每一條道的感悟都是極為漫長的過程,縱然是感悟了道,也只是觸及到道的門檻,遠遠達不到道法自然,信手拈來的程度。
也就是說,一個人對道的感悟越多,他的境界便會越高。
那麼,那些更強的修士,是否也就意味著他們所學大道已經達到道法自然,道法歸原始的境界呢?
蘇洵心中不禁疑惑起來,若如此,世間三千大道豈不是要一一學習,那這些強者縱然是學上一千年,只怕也不可能將這些道法學完。
蘇洵立刻否定了府宮境強者學完三千大道的假設。
那什麼樣的境界下,道法才能最強呢?
若是府宮境強者出現,他只要普通的招式,便可以將忉利天,甚至是我的道法破除,也就是說並不一定要修煉太多道。
只要一條大道走到盡頭,便是道法自然,道法歸原始。
不過也有萬法歸原始的說法,若是每一條大道修煉到極致,都可以達到那種境界。
只是這樣,太難而已。
蘇洵的心頭,有種明悟。
他似是明白,道法的運用,只在乎覺悟的高深,境界越高,感悟越深,即使是普通的招式,也蘊含著天地大道。
原來如此,看來我走進了誤區,我本以為大道之間存在相互的壓制。
卻忽視了道法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走到盡頭,便是大道盡頭,大道歸原始。
只不過,每一種道法的體現形式有所不同。
當你真正站在大道上去看所有的道法,那所有的招式,所有的感悟,便一目瞭然。
忉利天之所以能夠戰勝我,是因為他已經將道法化為最簡單的招式,他的大道融入他的身體,他本就是大道的一部分。
而我們,卻還處於感悟大道摸索階段,只是想著融入大道,卻沒有想到大道能夠融入我們的身體。
原來如此,蘇洵的嘴角處帶著一絲淺笑,他的目光變得更加深邃。
雷龍一族的老龍王告訴他,凡是站在大道之上,去看待自己的道法,便會有所收穫,蘇洵雖是明白,但卻無法做的更好。
而血老魔告訴蘇洵,只有將大道與自身更好的融合,感悟越深,道法也就越強的道理。
這兩人,前者告訴蘇洵的便是天地有多大,道法有多遠。
而後者告訴蘇洵的則是,天地歸萬物,萬物有多少,天地有多廣。
若天地無法融入萬物,也就不是一片天地,而是一方空間。
若萬物,無法融入天地,也就不能稱為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