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我想的太過侷限,這種侷限限制了我對道的感悟。

蘇洵的心頭有種明悟,這種明悟就好像,天地化萬物,萬物只是這天地的一小部分。

也就如同這劍道,雖是道,但卻也與三千大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無論是任何的道,總要歸於大道。

大道之行,始於足下。

若是沒有一個開闊的視野,又怎麼能夠窺探自己的道所在。

從某一個方面說,老龍王使出的並非是簡簡單單的劍道,而是站在他的大道上,使出這一劍招。

這劍招中包含著劍道而已,這是老龍王從一個很高的高度向蘇洵闡述他的大道。

蘇洵的神情立剎恢復清明,他看了一眼老龍王,卻發現老龍王也在看著他。

老龍王微微一笑,你懂了嗎?

多謝前輩指教。

老者輕撫鬍鬚,沉默片刻,日後的你,或許不比我差,甚至比我還要出色。

這東西,看上一遍,懂便是懂,不懂便是不懂,很是玄奧,只是我這兩個痴兒悟性還是差了點。

老龍王看了一眼敖子玉和敖妍,嘆了口氣。

這件蓑衣,是我編制了兩日而成,今日便贈送給你,日後對敵自然有一些妙用,自老龍王的手中多了一件蓑衣。

老者的目光落在蘇洵的身上。

這卻使不得,蘇洵看了一眼蓑衣,推辭道。

怕受之有愧是吧!老龍王似是看穿了蘇洵心中所想一樣。

你記住,有因必有果,你今日受我之恩,日後若是有實力,是要懂得知恩圖報,這是我百年之後最大的願望,若是你答應,便受之無愧。

聽著老龍王的話,蘇洵面色微微一變,他有些遲疑道:“那晚輩恭敬不如從命,日後雷龍一族有需要晚輩的地方,晚輩定會竭盡全力。”

年輕人,這樣就對了,老龍王拍了拍蘇洵的肩膀。

蘇洵當即將這件蓑衣收入納戒中。

哼,老龍王冷哼一聲,將尚在感悟中的三人驚醒。

三人雖然未像蘇洵一樣觸控到道,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收穫。

你們結伴而行,路上也有個照應。

敖子玉和敖妍皆是點了點頭。

一行四人向著老龍王辭行,而後朝著天邊飛去。

涯邊上,兩名中年男子緩緩的站在老者的身後。

這兩人正是敖中天的兩個兒子,一個蘇洵是見過敖諾,另一個則是敖方。

父親,你對這人族修士……敖方眉頭緊皺。

是不是想說,我對他太好了,敖中天微微一笑。

我還從未見過父親這樣對待一個人族修士,難道這人族修士當真就這麼重要,敖方繼續追問。

冥冥之中自有註定,有些事情,就像因果迴圈一樣,有因有果,日後你們便會知曉,老者微微一嘆。

父親,那兩道失落之地的金色符文來之不易,長老們就這麼輕易的給你了。

敖諾打死也不相信,那幫長老會這麼輕易的讓出兩個名額。

關於這件事情,還沒來得及和你們說,那兩個名額,是我用長老會的權利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