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想到俞滄雨的話,疑惑道:“前三名,難道便可以入太學府。”

李悠然點了點頭,小聲道:“太學府每十年招聘一次學院,數量大概在一百人左右。”

時間的跨度以及招聘的要求更是嚴格。

倘若錯過了,便無法進入太學府。

但後來院長髮現了這種制度存在天然缺陷。

等十年,只怕這些有志之士早已經投奔其他地方。

為了挽留這些士子,所以設立了辯學。

辯學便成為修士或者文人進入太學府的另一種捷徑。

每三年便會舉辦一次辯學,辯學的前三名便會被太學府破格錄取,成為太學府的學子。

原來如此,蘇洵恍然大悟。

單單是辯學便匯聚瞭如此的文人,卻不知這太學府裡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文人,蘇洵的臉上多了一絲期盼。

蘇兄,這次你剛好可以同俞兄一起進入辯學堂。

蘇洵點了點頭,朝著俞滄雨開口道:“俞兄。”

俞滄雨瞥了一眼蘇洵,點了點頭。

突兀的,三聲鐘聲傳入了眾人耳中。

蘇兄,俞兄,李兄、還是快快進入吧!

若是遲了片刻,便會取消比賽資格,簫夢樓提醒道。

三人心中一驚,當即朝著辯學堂內走去。

嫣若妹妹,我們也去觀眾席觀看他們的比賽吧!

馬子越當即嬉皮笑臉的開口道。

哼,誰是你妹妹,林嫣若冷哼一聲。

她惡狠狠的瞪了一眼馬子越,獨自向著觀眾席走去。

馬子越一聽,嘴角處帶著一絲笑意,緩緩道:“小辣椒越來越有味道。”

嫣若妹妹,等等我……

他當即屁顛屁顛的朝著前方追去。

一看一向穩重的馬公子竟會如此,簫夢樓和李悠然哭笑不得。

此時,觀眾席上,三百個座位,已經坐滿。

坐在這裡的大都是貴族,這些貴族自然都希望將這些優秀的弟子送入辯學堂。

只要透過辯學堂的考核,才有機會進入太學府。

進入太學府,便意味著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

一旦這些學子紮根在朝堂,那麼這些世家大閥在朝中便有足夠的勢力,這才是太學府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有利益輸送的地方,這也使得太學府成為文人心中最佳的學問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