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的劍招由快慢慢轉慢,最終他收劍。

收劍的時候,虛劍緩緩的插入了後背上,繼而消失在虛空中。

妙先生很是平靜的看了一眼蘇洵,臉色波瀾不起,似乎沒有了任何的情緒。

他毫無表情道:“你的劍法還差這些火候。”

蘇洵目光空空蕩蕩,像是無法聚焦。

突然他看向妙先生,道:“先生的劍法太強了。”

並不是。

妙先生感慨道:“是因為刨去複雜的劍招,而去選擇簡單有效的招式。”

這最後一劍刺出,我叫它止戈劍氣。

你明白了嗎?妙先生突然發問。

蘇洵有些茫然。

劍法,並不是劍招的快慢,也不是力量的強弱,更不是劍法的連貫性。

蘇洵默默地聽著妙先生的話,並沒有插嘴。

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妙先生輕撫鬍鬚,沉聲道:“很多時候,需要決斷的情懷和智慧。”

我當年就是捨不得,所以花了這麼多年,才悟出其中道理。

人老了,沒有爭鬥之心,心也就靜下來,回首過去,又有那些是捨不得。

妙先生頗為自嘲道:“明白了道理,所以才在遲暮之年,有所精進。”

你……可千萬別學我,我這樣的人,做的事情,太過於執著。

我這一生虛度年華,錯過的人,錯過的事實在太多。

他平靜地開口道,仿若將他的過去,當作故事敘述出來。

蘇洵靜靜地聽著,他突然覺得,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心境,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境界才能達到。

因為大多數人在敘述別人經歷的時候,總能做到平靜。

但在訴說自己的經歷,總會有太多感慨和唏噓。

這種情緒的波動,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

但此時的妙先生卻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

是因為,他已經將一切都看淡。

他終於明白,妙先生實力很強,但看上去卻並不強,這與他的心境有著莫大的關係。

他在劍道上的追求,已經遠遠超於他的一切。

止戈劍氣,這一招,的確有舍有得。

蘇洵的腦海中,系統將蘇洵的記憶統統記錄下來。

這一招,便是我傳你的劍法,希望你能夠早日參悟。

妙先生說完這句話,轉身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