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一棒,非蘇炳天莫屬,每一棒都至關重要。

而第四棒和第一棒的意義,卻也非同一般。

比賽場館內的觀眾,也將自己的議論停止,或者是壓低議論聲。

將自己剛剛還在議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現在田徑場上面的選手當中。

蘇炳天自己也深呼吸,起跑第一棒很重要,很大的壓力,一下子撲面而來。

自己需要做到的,是頂住壓力,發揮出自己應該有的水平。

八位第一棒的選手,都開始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力求將自己的競賽狀態,調整到最佳。

蘇炳天開始動腿,走到自己的起跑器前面,雙手撐地,雙腳前後踩上起跑器的踏板。

摩擦自己的雙手,蘇炳天深呼吸,這壓力有點讓自己呼吸混亂,不過自己身為華夏頂尖運動員,理應當頂住壓力。

重新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撐著的鮮紅色跑道,內心的答案無比堅定。

“呼——”

吐出最後一口濁氣,低頭,做好預備起跑姿勢。

林遠、徐坤和張陪萌三人,都看著眼前的起跑線位置的蘇炳天。

八位選手都已經做好了預備起跑姿勢,而比賽場館內的觀眾,也已經將聲音壓低,噪音的分貝,也影響不到運動員。

“set”

林遠也現在,不僅僅是參與者,還是一位觀眾。

看到八位選手,齊齊的抬起自己的臀部,身體向前傾斜,重心前移,蓄勢待發。

“啪——”

八位好似獵豹,彈射捕獵眼前的獵物一般,給人一種視覺上面的衝擊感。

一如既往,華夏紅三十米不到,便是脫穎而出。

蘇炳天一蹬離起跑器,便埋頭加速,這是蘇炳天自己個人的優勢。

而且現在蘇炳天自己可是實打實的一位破十秒大關的百米專案運動員,面對大部分的頂尖百米專案運動員,都絲毫不慫。

至少在心理方面,不存在任何的弱勢。

蘇炳天的大將之風越來越濃郁。

前半程是世界頂尖水平,即將提前不知道多少年,達到前世蘇炳天的巔峰。

也許這便是,林遠看似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做到的,對其他人做出的改變。

八位第一棒的選手,在蹬離起跑器,被比賽場館內的電子計時裝置精準捕捉,將八位選手的起跑反應速度,呈現在大螢幕上。

蘇炳天的起跑反應速度位居榜首,起跑反應速度是0.113秒,其次是米國隊第一棒選手,起跑反應速度是0.116秒。

而牙買加的鮑威爾也絲毫不差,起跑反應速度是0.117秒。

三者之間,其實都出現不了什麼差距。

“蘇炳天,作為我們華夏的頂尖百米運動員,速度可謂是展現華夏速度。”

“同樣是一道華夏紅,領先其他選手,我們華夏的田徑短跑專案,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圓月彎刀?怎麼看上去有點像圓月彎刀,現在的蘇炳天在彎道跑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