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棒,勞義,彎道技術好的運動員,最主要是一定需要心態好,交接最後一棒,好做到快準狠。”

“第四棒,林遠,這個必須是成績最好的,衝刺能力最強的,而林遠的衝刺能力匪夷所思的,說是亞洲第一也不為過。”

…………

說到這裡,孫教練也有些口乾舌燥,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講述這最後一點。

“傳棒人在快接近接棒人時,接棒人需要提前奔跑一段距離,等傳棒人到來時,迅速向後伸手接棒,這時傳、接棒人的速度都處於一個非常高的時候,且兩人完成交接時接力棒在20米接力區內。”

其實今天晚上的接棒技術,主要還是給林遠一個人講解的,不過張陪萌三人也沒有意見,畢竟這完全可以接受。

…………

“嗶嗶——,看準時間你就跑,不要猶豫,接棒動作要做到乾淨利落,不要拖泥帶水。”

孫教練在田徑場上面,吹著口哨,扯著嗓子大喊。

“你看看林遠怎麼做到,很自然,和勞義的配合,基本上沒有什麼毛病。”

話說到這裡,張陪萌、胡凱還有勞義,都覺得,林遠還真的是個天才,短短几天,就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接棒,做到這個環節也是沒有問題。

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林遠個人的性格,已經林遠對於自身實力的一種自信。

足夠正是比賽,才可以做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勞義三人暗暗慶幸,還好提前過來訓練了,要不然可就要被林遠看到自己三人罵到狗血淋頭的樣子。

訓練完畢,勞義三人筋疲力竭,而林遠的訓練還遠遠沒有結束,林遠還有毛教練安排的二百米訓練還有四百米訓練需要完成。

這讓勞義三人放鬆的同時,面面相覷,這叫什麼事情呀。

自己三人也算是天才了,在林遠面前,自己三人就好像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也難怪這個還在田徑場上面跑動的林遠可以這麼輕鬆的做到報名三個專案——4*100米專案,二百米專案,四百米專案。

這都是有原因的,原來是有恃無恐呀。

八月十日田徑場上面,林遠四人已經走到了各自的位置。

今天出發前的最後一次跑4*100米,田徑場上面已經擺放好了這個電子計時裝置,讓林遠四人緊張這段時間的配合訓練到底有一個怎麼樣的成效。

第一道的胡凱最是緊張,時不時拍打自己的大腿,讓自己的緊張情緒得到舒緩。

胡凱踩上起跑器做好預備起跑姿勢。

“各就各位。”

電子計時裝置開始發號施令。

“預備。”

“啪——”

電子計時裝置發出電子槍響。

伴隨著胡凱的蹬離起跑器,起跑器響起不堪重負的清鳴。

胡凱埋頭,利用自己嫻熟的彎道技術,盡力的將自己的速度提升起來。

而在電子計時裝置這邊焦急的看著這跑動的孫教練,情緒也是一點都停不下來。

倒是一旁的毛教練略帶放鬆的開導:“孫教練就放心吧,這短時間,這四個人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努力總會得到回報的。”

胡凱速度提升起來,即將進入直道一百米,而第二棒的張陪萌已經開始埋頭跑動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