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踩上起跑器,林遠將自己撐于田徑跑道的雙手慢慢收回到兩肩之間。

抬頭看著這田徑跑道,這是自己所熱衷的田徑。

低下頭,林遠略大於肩的將雙手十根手指撐在略微靠後於起跑線。

身體左右搖晃,看看這雙手擺放是否穩固。

八位選手都已經做好預備起跑姿勢,保持身體不動。

“Set”

田徑場內再次響起電子口令。

林遠緩緩抬起自己的臀部,身體微微前傾,將自身的重心轉移到自己撐于田徑跑道的雙手之間。

時間大概過了兩秒到五秒之間,田徑場內響起電子槍響。

“啪——”

林遠聽到槍響,順勢蹬離起跑器,身體呈現七十五度的傾斜角,埋頭進行快速擺臂,帶動腿部蹬伸。

讓自身最快速度從起跑銜接加速跑階段。

電子口令和電子槍響的間隔時間不是固定的,為了防止運動員特地在這方面打小心思,間隔時間隨機。

八位選手在蹬離起跑器的那一瞬間,電子計時裝置精準的捕捉到了八位選手蹬離起跑器的起跑反應速度。

起跑反應最快的是第四道的奧大利亞選手米爾伯恩,起跑反應速度是極為優秀的0.121秒。

其次是第一道的巴哈馬選手克里斯.布朗,起跑反應速度是0.134秒。

第二道的瑞典選手魏斯曼和巴哈馬選手克里斯.布朗的起跑反應速度相差無幾,起跑反應速度是0.137秒。

而林遠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健,穩抓穩打。

起跑反應速度和第三道的劉孝身一樣,照舊在0.150秒到0.20秒之間。

林遠蹬離起跑器,好似一隻覓食的獵豹,肌肉全都發力,從靜止到動態。

速度開始迅速得到攀升,肉眼可見的提速跑動,在配合彎道技術的同時,速度提升的很快。

三十米左右,林遠開始緩緩抬頭,身體逐漸直立起來,從自身加速跑階段過渡到自身的途中跑階段。

在加速跑中提升的一個基本速度,在林遠的途中跑階段中,繼續得到提速,直至達到自身最大速度為止。

四十米,五十米,林遠自身的速度一步一步的逐漸攀高,林遠全是身大部分的肌肉都在發力,讓林遠自身的速度一點一點的逼近林遠自身的最大速度。

六十米,林遠自身的速度即將達到自身的最大速度。

七十米,林遠自身的速度達到了自身自身最大速度,身體肌肉開始進行維持林目前跑動時的最大速度。

八十米,林遠的最大速度已經開始以相對緩慢的速度逐漸進行減速。

林遠知道自己已經跑到了八十米左右的距離,在八十米左右的距離,林遠自身從途中跑階段過渡到自身的放鬆跑階段——林遠四百米跑動環節中最具有優勢的環節。

林遠自身放鬆跑,在速度不要大幅度變動的情況下,儘可能的維持自身速度不要減速的太過明顯。

林遠放鬆跑進入第一個直道一百米,在有速度基礎的情況下,這第一個直道一百米跑動是相對快的。

沒有到進入最後直道一百米,暫時都是看不出來這八位選手的一個距離情況的。

觀眾席上面的觀眾只能目光緊緊的盯著這田徑場下面的八位選手,一絲分神的心思都不敢有,深怕錯過了某些沒有看到的細節,亦或者是精彩環節。

直道一百米,在林遠亦或者是其他選手的高速跑動下,來到了直道末尾,即將進入第二個彎道。

林遠自身距離進入第二個彎道,大概還有個十米左右的距離進入。

林遠始終是自身放鬆跑進入第二個彎道一百米,此時林遠跑動的速度已經是降低了太多。

畢竟放鬆跑階段需要做到的就是儘量保持,而不是讓速度保持在那一個節點上。

如果是速度保持節點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對於一個體力的消耗可就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