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可以發揮一下想象力。

可能蟲兒的早起和鳥兒的早起不是同一個概念呢?

如果蟲兒的早起是四五點,鳥兒的早起是六七點呢?

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是,被鳥吃的蟲兒是晚起的。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晚起的蟲兒被鳥吃。

嗯嗯,挺配的。

同時,也可以拒絕喝毒雞湯。

個人感覺,哪怕心靈雞湯不能帶給一個人完全的改變,也不至於要利用毒雞湯來諷刺這個世界來取得一些都不知道是不是快樂的快樂。

心靈雞湯喝多了太補,虛不受補,只能適當偶爾喝點。但毒雞湯,就是有毒的,儘管不會致命,但那慢性的毒,會讓人根本無法體會到本能體會到的美好。

也許那個人於別人而言,幾乎什麼都不缺,非常富足。但那個人,卻體會不到擁有的美好,總覺得這個世界欠了他好多,時不時地都要諷刺一下這個世界。反常的是,在諷刺中,那個人反而還會有些滿足感。

是世界有毒,還是自己的心理有毒?

世界是客觀的,它有毒,誰都活不了。

人的心理是主觀的,它有毒,活不好的只會是人自己。

你是怎樣的,這個世界於你而言就是怎樣的。

我是2B的,這個世界於我而言就是2B的。

我想喝雞湯啊!但是,有病不能喝。

每天低鹽的瘦肉配青菜,已經把我養成了一條“綠色生態”的“金龍”。

不過,我珍惜當下的擁有。

珍惜到,曾經不愛吃青菜的我,已經強大到做夢都在吃青菜。

怎麼說呢?

嗯,外面的雨停了呢。

簡單的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