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顧及到工作團隊日程的安排,李樂康身上還肩負著一檔電視節目的拍攝,所以沒有在燕京過多停留。

也就是開了個私人派對,邀請剛認識的明星朋友聚一聚,喝點小酒聊聊天,之後團隊就暫時返回美國。

李樂康需要時間操刀劇本和法術,同時還要讓參與拍攝和剪輯的成員,也都熟悉“嶗山道士”相關的故事。

先前拍攝敦煌飛天就走了彎路,李樂康熟悉典故,但他的團隊一頭霧水!

你突然讓這些老外去拍攝他們所不熟悉的文化,是很難下手的!

因為攝製組都不瞭解,自然就無法用鏡頭表現出來。後面他還是讓眾人去看,去實地感受,領略景色風光後,攝製團隊終於心領神會。

所以嶗山道士的篇章定下來後,眾人先行打道回府,投入到學習道教文化、剪輯影片、選取中國風配樂的工作中。

《李樂康的魔幻之旅》第一季將要在下半年播出,目前節目的第一集素材全部到位,圍繞著敦煌飛天的影片資料超過了3000個G,需要慢慢剪。

李樂康計劃要在國內拍攝23集,如果反響良好的話,在第二季繼續投入。畢竟是節目的首播給老美看的,你得講究個由淺到深。

一下子全都是中國特輯,也不能保證所有觀眾都喜歡,就像一本書,你全篇都是同一種打臉劇情,觀眾都會乏味的。

所以回到美國的李樂康,還需要再拍攝些有意思的題材,心靈魔術、預測魔術等等這些西方人眼裡神乎其神的表演。

順便再來開幾個劇場表演,因為李樂康感覺到,自己在鏡頭前拍攝有點浪費資源,還容易被觀眾懷疑。

那不如我就在現場舉行,在上千觀眾的目睹下,這下沒有剪輯,沒有鏡頭作假了吧?而且還能賺一下門票費。

雖然門票這點錢對他可有可無。

李樂康早已經過了要靠表演魔術收門票謀生的階段,如果他想要掙錢,找個大體育場開個人秀那不更賺?

只不過不是什麼演出都適合大型場合,有些巧妙精細的魔法,就適合在千來人的劇場裡,近距離的給大家感受神奇。

所以加州當地的居民很有福,李樂康時不時會在洛杉磯的劇院開演,門票也沒有高到離譜,他更多是希望有觀眾到場參與。

再加上朱迪最佳化了購票實名機制,讓購票的方式更多是拼手速,拼運氣了,倒也很好撫平了觀眾的怨念。

不過要說真正的重頭戲,還是美國觀眾期待已久的“飛天秀”。

它甚至吸引到了超過一百萬人的簽名參與。

還組織成了遊說隊伍,各處請願李樂康開專場。

粉絲的熱情不可違,所以回到美國後,李樂康專門跟朱迪討論演出安排。

按照他的意思,雖然很多觀眾都想看,但不可能全部顧及到,場次安排大概就三四場,西部、東部的大城市各一場。

然後是場地選擇要求,最適合的就是籃球場,頭頂封閉便於弄一些機關障眼法,同時觀看距離也不至於太遠,能夠讓後排也領略到精彩。

朱迪幫助他梳理清楚:“各大城市的NBA主場球館都符合你的要求,容量兩萬人左右,觀看距離適中,投資收益也能維持在一個不錯的程度。”

李樂康說:“那接下來就跟國內的青年舞蹈團商定時間吧,邀請她們過來表演,不過她們停留的日程應該比較緊湊,你還要協調我在中國的活動進度。”

朱迪幹練的拿出了日程表,拿著筆邊看邊寫:“時間日程就規劃在一個月內吧,她們確實沒有我們靈活的活動時間,再加上你的演出專案,先固定兩場,洛杉磯和紐約的。”

“紐約的天氣還比較冷,放在後面。”李樂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