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具體到該怎麼做的時候,李樂康也在犯難。

他要玩魔法很簡單。

但是要把魔法玩出節目效果來,那就不容易了。

所以抵達目的地後,他也如同所有遊客那樣,遊覽觀光,爛慫大雁塔在本地人的眼裡不說特別好看,但也必須要到此一遊。

兵馬俑更是必看專案,一個個神態各異,職業身份各不相同的人形陶俑,擺出來的除了古人藝術的結晶,給人感受更多的還是那號令天下的霸氣輝煌。

沒點能耐和實力,玩不起這麼多手辦,何況還是那麼久遠的年代,統一中原帝王的霸氣手筆,而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兩千多年前就修築的秦皇陵,歷經漫長歲月卻從未顯露過它的真實面貌,哪怕科技發達如現代,也依然保持著不主動挖掘的決定。

參觀完兵馬俑後,李樂康就對更多關於始皇帝的事情激起了興趣,他想過,若要製造更好的節目效果,更深刻全面的認識瞭解,就很有必要深入!

這種好奇心或許也是所有國人小時候就開始產生了,我們從課本或者課外讀物上,接觸到秦始皇陵的恢弘神秘時,怕是已經埋下了探奇的種子。

不過按照當前的政策和保護的目的,將其開啟重見天日,恐怕是遙遙無期。

或許百年內都不具備可行性。

然而,

作為一名擁有飛天遁地能力的魔法師,李樂康這時候動起了他的小腦筋:為什麼不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參觀一下古人的工程奇蹟呢?

人為的挖掘或者考古,不管保護得怎麼好,都是對文物的一種破壞,但是他的穿牆術,卻能夠做到毫髮無傷的穿透屏障。

而且他還有數不清的神通法術,即便是在傳說機關重重,水銀和毒氣遍佈的皇陵內部,也不會傷及到他分毫。

並且他還能給未來的人們製造一個魔術世紀難題——當某天真正擁有技術去探索還原秦皇陵後,他們會驚奇的發現,早在N多年前,大魔術師李樂康就已經在現實裡還原演繹了!

這個探索秦皇陵的奇妙想法誕生後,就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讓自己構想中的節目更具有說服力,更接近現實,李樂康決定夜探秦皇陵!

當結束這系列參觀,整理了足夠的資料後,在某天的夜晚,李樂康換了一副形象,悄悄離開了酒店。

此時的他揹著包,帶著相機,儼然就是個來旅遊的遊客,秉承天下出租司機都話癆,說了大堆始皇帝啊,兵馬俑等等玄乎的傳說。

李樂康也樂呵跟司機侃著,這一路倒沒有一點無聊,目的地抵達驪山後,的哥還給了他許多遊覽建議。

李樂康謝過了對方的好意,不過並沒有往酒店方向走。

他在夜色中眺望著遠處的群山,秦皇陵就坐落在鬱鬱蔥蔥的樹林中,地面有九層封土,呈現出一種金字塔形的結構。

光從書籍記載上就能看出它工程浩大,佔地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紫禁城,動用了將近80萬人,花了40年的時間來建造。

九層封土之下,據傳是倒金字塔形的地下皇宮,猶如一面鏡子的正反面,裡面堆放了始皇帝搜刮六國的金銀財寶,數不清價值連城的財富!

司馬遷也曾說過“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