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樂康回去將“秦兵馬俑復活”想法與團隊細談後,大家都意識到這必然是一項龐大而艱鉅的工作。

首先是人員規模,按照李樂康構想的大秦軍隊浩浩蕩蕩,那至少也得有上萬人才能構建出這種現場的震撼感覺。

其次還要有非常逼真還原的藝術做工,這意味著單純的後期特效是絕對不可能滿足要求的,就必須要在現實裡手工製作。

最後還有場地方面的要求,攝影棚也是無法滿足條件的,必須是要在寬敞的戶外,要足夠的空曠才能施展起來。

這裡面無論哪一項,都是鉅額成本的投入。

而且還沒法再舞臺上演繹出來,只能作為藝術片的形式,卻又無法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登陸院線……但是它的製作成本,比起大片卻不會低!

顯然這項任務是能夠做到,但沒人會去這麼做虧本生意……只不過這種燒錢的事情,就碰到了有錢沒處燒的主兒!

李樂康有錢啊!

他就不怎麼愛考慮成本。

追求效果,追求高評價才是他的目的。

粉絲的增加比起無聊的金錢數字,要重要不知道哪裡去了。

預算這種事情,是可以找辦法籌集的。

比如已經從內亂中徹底恢復,被斯特爾統一規劃後日益壯大的聖徒財團,就是他最好的資金後盾。

所以資金的問題並沒有困擾,目前更多的還是人員和道具。

按照李樂康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資料資料,它比起當前考古還原出來的秦朝人文規模,還要更加的豐富浩瀚。

比方說兵馬俑,因為暴露在外而氧化,讓它們失去了原先的色彩,但是在李樂康的資料裡,這些陶俑,戰車或者各種各種的道具,都是色彩鮮明的。

那些刀劍兵戈也都是琳琅滿目的,甚至還有些物件都是尚未獲得命名的構想!若真的是要製作出來,李樂康這就改叫“紀實型藝術”了!

為了還原整個大秦盛況,李樂康想要搭建的場地,甚至都可以作為一個文化古鎮或者攝影基地來使用了!

他哪怕很有錢,也不可能說拍一次完了就推土機開過去,這裡面有許多都是考古尚未驗證的東西,對還原歷史有巨大幫助的。

儘管專家們目前不一定會採納他的構想,但是對於遊客來說,他的還原必然就是他們代入情境的基礎!

當某一天真正能夠發掘出來後,人們將會驚歎,大魔術師果然是穿越了!

李樂康想到這個就覺得有意思!

所以沒有廢話,開幹!

這是一項大工程了,涵蓋的領域方方面面,從場地投資到建設,到與當地洽談招商引資,再到服裝道具的定製就能夠促進一條新興產業鏈……太多太多!

李樂康甚至覺得沒有三五個月拿不下來——這還是建立在朱迪的建議下,她覺得全部真實比例打造,成本過高不說,時間週期也太長了。

她說:“在拍攝需要的一些場面上,可以結合道具以及後期技術,等效果呈現出來後,如果非常合適,那麼後期再繼續投入。”

李樂康聽了她的想法,也給自己頭腦冷卻一下,知道想要全部真實還原確實是要求過高了。

所以還是按照她的想法,首先把片子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