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時 第二十五章 長安以南有武當(第2/3頁)
章節報錯
“師傅。”李心安搖了搖裴旻的胳膊,期待的問道:“我的劍呢?”
“著急了?”裴旻呵呵笑道,手指了指常玉,“在那堆廢墟下埋著呢,你師兄正帶人找著,等會兒就出來了。”
李心安皺起小臉,委屈的道:“您出來的時候,沒帶著我的劍啊。”
裴旻眼睛一瞪,鬍子……好吧他現在下巴空蕩蕩的已經沒鬍子了,“一爐雙劍你可知有多危險?鑄劍爐出劍之時為師差點就要喪命於那恐怖劍氣之下,能逃出來已是不易。那兩把劍出爐之後化作兩道流光摧毀了半座房子,為師拼了半條命才將其打落地下,哪裡還有空去尋你的劍?”
李心安完全沒聽完裴旻的話,他只注意到了前四個字。
一爐雙劍。
“師傅,您給我鑄了兩把劍啊!”
裴旻看著自己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徒弟,只覺一口老血溢上喉間,踏入江湖和仕途多年,就從來沒這麼傷心無語過。
“其實,也不全是……”裴旻嘆了口氣,正要說些什麼,卻被常玉一嗓子突然打斷了。
“老頭子,找到了!”
長安南下武當山,兩千餘里。
作為道教兩座祖庭之一,還是最大的那一個,武當山歷來都是各個皇朝拉攏交好的物件。一來是武當山在天下道教子弟中有著十足的威望,道亂則天下亂,東漢太平道張角發起的黃巾之亂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二來,武當山上高手如雲,除了歷任武當掌教都是天人境高手外,也不乏歸真境返元境。武當山上十六個道觀,或行醫或煉丹,或修武或傳道,觀主無一例外都是一品高手。
這麼一群人若是亂了起來,那對帝國安危可是個不小的威脅。
也因此,帝國對武當既有拉攏,也有牽制。從高宗皇帝李治開始,包括武氏在內的歷代聖人都會冊封龍虎山掌教真人,以此逐步蠶食武當的勢力。而武周皇帝手段更是直接,在她以女子之身登基稱帝屢受刺殺之後,她對江湖勢力的防備達到了頂點。武當山外三十里直接佈下了軍鎮,每年戶部都要撥出一大筆鉅款負責供給他們。
而這座勞民傷財的軍鎮,到現在還在武當山三十里外露著它的獠牙。
只是,與山下劍拔弩張的緊張微妙氣氛不同,武當山上,卻是出奇的安寧。
深秋時節,正是金橘成熟的時候。武當山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
萬頃橘園,年長的道士師傅會把自己的弟子帶到這裡傳道授業,渴了,累了,隨手摘下橘子就能果腹解渴。
再過兩天,等橘子熟的差不多了,那是武當山少有的全派盡出的時候,一萬多名青袍道士會在一夜之間將成熟的金橘摘得乾乾淨淨,然後帶下山分給山下的窮人乞丐,還有那座軍鎮的將士們。
不過武當山上的爭端也會在這一時間段前後爆發,主要是各個道觀煉藥行醫的同門會為了一個上好的橘皮而爭執不休,甚至曾有兩名觀主為了此物而大打出手,鬧到了掌教真人面前,等他們拿出那個橘皮時,早就被兩人撕扯的不能用了,連帶著橘園內幾百棵上好橘樹都被破壞殆盡。
此後,武當山就多了一個規矩:橘園之內,不得打鬥。
違令者?負責打掃一個月山外軍鎮的馬廄。
沿著橘黃色的山路,一個小道童揹著竹簍,向山上走去,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
“可惡的景澄,仗著有師兄撐腰,竟然把我選的那棵百年老橘樹的上好橘子給搶走了,那可是師傅入藥的材料,我要是那不回去,他又會罰我抄書的。”
一想起在道清觀那個小黑屋點燭抄書的恐怖,小道童臉色就一陣煞白。
“哼,都怪景峰師兄!人家有師兄在一邊,你把我帶出來自己就不知道躲哪兒涼快去了,還把你自己的活都交給了我!他們欺負我不要緊,你是我師兄,你不能也欺負我啊。”
小道童想到這兒,一時間有些泫然淚下,不過轉念就想到了一個鬼主意:“對了,我可以把景峰師兄的橘子說是我的,然後把被景澄搶走的橘子說是師兄的,反正師傅和師兄也不知道,那樣被罰抄書的可就是師兄了,哈哈……”
小道童激動的雙手猛一合十,心想自己真聰明。
“景寧,師兄我可是剛剛把景澄景嚴教訓了一頓給你出氣,你就這麼對待師兄啊。”
一個慵懶的嗓音在頭頂傳來,小道士景寧抬頭看去,山路石階一旁一個巨大青石上,一名披散頭髮的年輕道人倚在一個年長道士的身上,嘴裡叼著根草,一臉痛心疾首的樣子,道:
“師弟你居然如此對我,師兄我可是太傷心了。”
小道士景寧的注意力卻不是在他的身上,他畏懼的看著師兄旁邊的那個老道士。其人身姿挺拔,鬚髮皆白,眉眼有神,長髯垂至胸前隨風輕輕搖擺,任誰看了都要讚一聲神仙道骨。
景寧趕緊跑上前,將背上的竹簍小心放好,行禮道:“見過掌教師伯。”
任誰也想不到,這個出現在一條平平無奇的山路上並且被一個年輕道人不顧禮節的冒犯還一臉盎然笑意的老道士,就是那位傳說中修為超出天人的武當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