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李心安沉著臉說道:“對待吐蕃,是戰,是和,對李林甫來說並無區別,他要的的不是抵禦吐蕃,而是處理邊疆事務的權力。”

“什麼意思?”裴旻疑惑的問道。

“他要搞垮一個人。”

“誰?”

“左羽林軍上將軍,王忠嗣。”

“王忠嗣,那個自小被收養在宮中,寫出《平戎十八策》的左金吾衛將軍王忠嗣?”裴旻驚訝的說道。

“那可是天子眼前的紅人,受寵程度不亞於你父親。”

“正是因為如此,李林甫才想要搞垮他。”李心安咬牙道,”李林甫想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王忠嗣擋了他的路,他李林甫怎麼會不想除掉他!”

“你的意思是……”裴旻眼中掠過一絲精芒。

“我在家中常聽府上那些幕僚說起,聖人想把左羽林軍完全交給王忠嗣,礙事的就只有一個,左羽林軍大將軍——孫佺。”

“但是孫佺是當年左驍衛大將軍薛仁貴之子,左羽林軍大將軍薛訥的部下,無論是威望還是資歷,都還不是王忠嗣可以比擬的,所以此事也只能暫時擱置,等到日後有機會時,再扶持王忠嗣上位。”

“但李林甫同樣盯上了左羽林軍這塊骨頭。”

“右御林軍自從老將軍張守珪調任後,就落入了李林甫的手裡,他想再把左羽林軍收入囊中,可是孫佺將軍正氣凜然不為所動。李林甫只得把自己的人安插進左羽林軍,但是有王忠嗣在,他的手段收效甚微。”

“宮中有傳言,說是聖人有想把王忠嗣派出去擔任朔方節度使的想法。如果他走了,左羽林軍就是李林甫的了。但是如果在王忠嗣走之前頂替孫佺成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那麼李林甫的好夢就還為了泡影。孫佺比王忠嗣好對付的多,所以,王忠嗣必須走!”

“而眼下的吐蕃來犯,就是一個機會,一個讓王忠嗣走的機會!”

“何意?”裴旻問道。

李心安回道:“軍功!王忠嗣撈不到軍功,他就沒有理由擔任左羽林軍大將軍,只能乖乖出任他的朔方節度使。”

“所以,此次李林甫才一反常態,反對主和,更是上諫孫佺將軍領兵出征。”裴旻恍然大悟,看向李心安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敬佩。

小小年紀竟能看的如此透徹,此子日後成就不可限量!

難得的是他心地善良,對他父親更是視同仇敵,若能為官,必是那肱骨之臣,學武……是不是可惜了。

李心安痛心疾首的說道:“此事,可能還會有更深的隱情!”

“什麼?”

“吐蕃戰事,很有可能就是李林甫為了掌控左羽林軍,故意挑起來的!”

裴旻氣息忽然一蕩,手中茶杯化作一堆齏粉。

李心安面色蒼白的從椅子上掉下,冷汗直流。一個小孩子,如何承受得住一名天人境高手的威壓?

裴旻看著李心安痛苦的模樣,輕嘆一聲,收起了心中激盪,眼睛不著痕跡的向房樑上瞥了一眼。

“年紀大了,定力卻變差了。”

“任誰知曉這個訊息,恐怕都會當場暴起,師傅您已經夠好了。”李心安從地上爬起,重新坐到座位上。

“我收回先前的那一句話。”裴旻冷笑道,“這個大唐第一奸臣,還真是能做出賣國求榮的事!”

李心安有些落寞,繼續說道:“如此看來,李林甫是斷不會對前方戰事從中作梗的,相反,他還會大力協助,生怕孫佺拿不下這一仗。”

“那諸位將軍的錢,豈不是白花了?”裴旻突然有些想笑。

“可我這個徒弟,您沒白收啊。”李心安俏皮的眨了眨眼。

“貧嘴!”裴旻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