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嘛,一個酒樓會定義自身的格調。

是走平民路線,還是走高貴路線。

可偏偏齊家藥膳把這兩種人群都籠絡住了!

既得了好名聲,又賺了錢!

而李翠如呢,自從三年前顧以沫將蝦片的做法交給了她,她自己每天在家做蝦片,然後批發給周圍的婦人孩子,讓他們出去賣。

後來也有店鋪想要找李翠如買下方子,可李翠如沒有撒手。

她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大出息,就守著這個蝦片,就能賺不少錢,足夠自己花了。

這樣一來,自己也不用指望著顧呈文的錢,所以腰桿子居然比生了兒子還要硬氣!

兩年前,李家父母來京城投奔。

聽說是李鐵根死了,據說是因為又賭錢了,然後還不上,躲債的時候失足落入河裡,淹死了。

媳婦也跑了。

沒辦法,李老夫夫婦兩個就帶著孫子來京城投奔女兒了。

可是誰知道路上孫子得了一場高熱,沒有挺過去,夭折了。

到了京城的時候,李老夫夫婦兩個就和老了十幾歲似的,李翠如心疼無比。

一開始,李老夫夫婦也是跟著李翠如夫婦坐在西上房。

然後從去年開始,藥膳賺到錢了,正好顧以沫也賺錢了,打算換房子。

後來顧以沫就買了現在這個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其實本來顧呈文也買得起的。

但是顧以沫說,她花錢,其他幾個兒子來住也不會彆扭,要是顧呈文想買,就買在附近就行了。

後來顧呈文就買在了隔壁,開了一個門。

是兩家,但也是一家。

李家父母住在這裡,跟著李翠如忙活蝦片的事情,再加上小天道和小泥巴在身邊,慢慢的也高興起來了。

因為幫忙賣蝦片,兩口子也不算是白住在這裡,無論是顧呈文還是李老漢夫婦兩個都自在舒服了許多。

後來李翠如和顧呈文商量著,每個月給李老夫夫婦五百文,算是工錢也算是孝敬吧。

總不能買個什麼東西都來伸手吧?

到時候都沒給孫子買點東西。

自然了,顧呈文立刻提出每個月給顧以沫一兩銀子。

李翠如知道顧呈文的小心思,卻也沒有反對。

因為她心中清楚,婆母對他們有多好。

尤其是對她,簡直就是再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