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安內 第二百三十章 樹大招風(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來這孫正義,乃是太常卿孫世安的兒子,妥妥的根紅苗正官二代,自小在豐都埤城長大,與年幼的李秀雲是兒時玩伴。
後來他憑著父親的影響,加上自己的努力,進入仕途,一路青雲直上,三十出頭,便已是膠東郡太守了。
吳乾沒想到,眼前這個孫胖子,竟然和李秀雲還是舊相識,不由得感嘆世事又怎會如此之巧。
有了這層關係在,三人之間的溝通自然又少了些隔閡。
“事情經過大概就是這樣,吳乾也正是因為救我,謊稱護送和親隊伍的任務失敗,才被太后發配到北海來當縣令了。”李秀雲將和親經過講了一遍,像個受了委屈的小妹妹一般。
孫正義聽完卻對吳乾道:“我看太后讓你來北海當縣令,並不是為了懲罰你,而是為了保護你才對。”
“哦?此話怎講?”吳乾傾身問道。
“你想啊,這一則嘛,無論你出於什麼原因,最終的結果是和親隊伍幾乎全軍覆沒,和碩公主也‘香消玉殞’,狼國那裡如何能夠交代?如果一定要找人背鍋,你覺得還有誰比你更合適?”孫正義分析道。
“這二則嘛,你當時已經明確指出,其中一隊殺手是丞相府的人,這等於是把王仁則逼上了絕路,而那時的你,有什麼能力和王仁則對決?對決的結果自然是你有死無生。”
孫正義畢竟混跡官場多年,分析起來頭頭是道。
吳乾和李秀雲聞言相互對視,也認為孫正義言之有理。
“可是,豐國有那麼多縣,為何偏偏讓我來北海?”吳乾仍有不解。
孫正義沉吟片刻,道:“如果我猜的不錯,那是因為北海縣偏僻窮困,王仁則的勢力尚未波及,讓你來此,多半是為了暫避風頭,等風聲過了再委你重任。”
“原來是這樣!”吳乾至此才明白太后的良苦用心,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她竟能迅速決斷,作出如此安排,可見太后急智過人。
“而且你來北海,太后並未剝去你御前侍讀的頭銜,也沒有免去你風雷軍統帥的職務,這也是在保護你啊。”孫正義繼續道。
“太后待我不薄,日後,我定當全力以赴,回報太后隆恩。”吳乾感動道。
“你將貧窮落後的北海縣治理得一片繁華,這便是對太后最好的回報!”孫正義起身道:“我這次來北海,既是為了給你壯聲勢,也是為了實地考察一番,然後向朝廷上奏你的豐功偉績,好讓朝廷嘉獎於你,順便看看是否時機已經成熟,好讓你迴歸朝廷。”
“孫大人還是且慢吧,以我現在的實力,就算回去朝堂,又能有什麼作為?面對王仁則,我依然勢單力薄,毫無勝算。”吳乾握了握拳頭道。
“沒人的時候,你也叫我孫大哥吧。”
孫正義道:“難得你有自知之明,但你擔任北海縣令以來,所做出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我這個當上級的,又怎能視而不見?我看到了卻不為你請功,反而顯得不合常理了。”
“好吧,一切全憑孫大哥做主!”吳乾起身,對著孫正義深施一禮,沒想到這個孫胖子如此老辣深沉,以前自己算是小看他了。
紅樓落成,又有太守親自前來捧場,宏遠票號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很快,膠東郡、泰山郡、平原郡、城陽郡、東萊郡都開始大規模使用銀票交易,而這個趨勢只是開始,銀票正在逐漸取代銀子,走向全國。
埤城,王宮,早朝。
膠東郡太守孫正義的奏摺,終於被傳送到小豐王李泓手中。
此時的李泓,已經年滿十四歲,出落成了一個翩翩少年。
他讀罷孫正義的奏請內容,很是開心,吳乾去北海已經兩年多時間了,雖然二人時不時會有書信來往,但他在北海的功績,由他的上司講出來,不怕別人不信。
李泓將手中奏摺遞給侍立一旁的郭公公,道:“這是膠東太守孫正義的奏摺,你念給大家聽。”
郭公公彎著身子,雙手接過奏摺,震聲念道:“啟奏我王萬安,膠東郡下轄北海縣,自新任縣令吳乾到任後,率眾擊賊,斬殺悍匪劉黑子以下山賊一千三百四十人整,保得地方安寧;又率眾修永太渠,貫通膠水與沽水,開通水運,增加灌溉,全縣去年糧食豐產,較往年增收三倍有餘;全縣賦稅收入,較往年增加六倍有餘;興辦縣學,北海全縣現有官辦學校十四座,保證全縣六千餘名適齡兒童免費入學……”
“此等功績,放眼全國,恐無人能及!臣請奏,對北海縣令吳乾予以嘉獎!請我王定奪,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孫正義拜上。”
郭公公唸完奏摺內容,隨即躬身站回原位。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讚賞吳乾年輕有為、功勳卓著的,有感嘆後生可畏的……
小豐王李泓自是滿臉笑容,吳乾作為御前侍讀,算得上他的心腹,自己的心腹如此爭氣,他自然跟著高興。
太后上官鈺臉上的微笑一成不變,深邃的眼眸看不出有什麼反應。
王仁則和他的黨羽此時卻一個個滿臉惆悵,誰曾想到,吳乾這麼能折騰,兩年多時間裡,竟能幹出這麼多政績?
“啟奏我王!”上官瑾依舊一身緋紅戎裝,只見她出班奏道:“吳乾為人,有勇有謀,臣附議孫正義所奏,請我王裁定!”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班軍方將領,在上官瑾的帶領下,紛紛表示贊同。
李泓見一眾軍中將領力挺吳乾,自然喜不自勝,他轉頭望向太后,眼中充滿興奮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