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安內 第一百三十一章 遊歷泰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便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簡單吃了點酒飯,打聽好登山路線後,吳乾便孤身朝山腳下走去。
此時正值下午,登山人群絡繹不絕,吳乾也匯入人流開始朝山上的石階攀去。
剛開始上行,吳乾和其他人一樣興致高昂,可是走了一個時辰左右,很多人便爬不動了,紛紛坐下休息。
吳乾自從被打通任督二脈後,體力方面遠勝往昔,不理他人反應,仍舊速度不減朝山頂攀去,透過層層樹木,遠遠看到兩山之間夾有一門,當地人告訴他那裡就是“南天門”,要想登頂泰山,則必須經過南天門,而要到南天門,則必須爬過這段號稱“十八盤”的“天梯”。
往上望去,近兩千石階猶如一道天梯豎立在山前,很多人都是望梯興嘆,體力不支的人紛紛搖頭原路返回,吳乾深吸口氣,依然朝著南天門攀去。
終於攀完十八盤,穿過南天門,吳乾很快便登頂泰山,只見周圍雲海洶湧,氣勢磅礴。
登上山頂的人遠比山腳下的遊人少得多,人們三五成群,或吃喝東西補充體力,或指點遠方暢談理想,還有人吟詩作賦大發感慨。
吳乾不由得也想起了杜甫的千古名詩《望嶽》,隨即開口頌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好詩!好詩!”一名文士模樣的青年邊鼓掌邊稱讚道:“不曾想我柳雲升登臨泰山竟遇大賢,幸會幸會。”說著拱手施禮。
吳乾上下打量著眼前的文士,只見他面板白皙,一臉秀氣,細長的手指看不出一絲老繭,怎麼看也不像是殺手。
“栁兄客氣了。”吳乾回禮道,突然又話鋒一轉:“可是王安派你來的?”
柳雲升一臉詫異,疑問道:“這位兄臺此話怎講?王安又是誰?”
吳乾見他不像是演戲,這才笑道:“哦,我約了朋友在此相會,認錯人了。”
“哦,還未請教兄臺大名。”柳雲升再次拱手道。
“在下吳乾!”
柳雲升滿臉問號:“我在請教兄臺大名,不是問兄臺有沒有錢。”
吳乾哈哈大笑道:“我說我叫吳乾,口天吳,乾坤的乾。”
“哦……”柳雲升這才反應過來,隨即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吳兄隨口即可成就千古佳句,不知吳兄出自哪家書院?”柳雲升笑罷問道。
吳乾心道這白面書生就喜歡文縐縐的,搞得自己很不習慣,便想打發他儘快離去:“在下老粗一個,小時候讀過幾本書而已。”
言罷便朝著一處怪石走去,只見那怪石如同一尊石炮,斜指北天。
柳雲升沉吟片刻,仍不知沒趣地追了過來,由衷讚道:“吳兄大才,小弟佩服。”
吳乾並未答話,這柳雲升也不見外,自顧自說道:“柳某師從白鷺書院,空有滿腹經綸卻因為沒有達官貴胄或名師大賢推薦,如今只能寄情山水虛度青春,唉……”
寄情山水是假,百無一用才是真吧。吳乾心中暗自發笑,於是問道:“那你為何不去參加科考博取功名?”
這次,柳雲升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什麼是‘科考’?”
吳乾才驚醒道:莫非這個時代還沒有科舉考試製度?
“科考就是一種選拔制度,透過考試發現人才。”吳乾答道。
“這種制度在下倒是首次聽聞,眼下我們只有舉孝廉一種制度,唉,如果能實現兄臺所說的科舉選拔就好了。”柳雲升感嘆道。
吳乾不由得心中驚詫,舉孝廉重在一個“舉”字,一般都是名仕大儒,或者達官顯貴向朝廷推舉人才,問題是他們要推舉,自然需要對被推舉的人德行和能力有所瞭解,可除了他們身邊的人外,其他的人才他們又如何能夠知曉?
此制度要麼助長賄賂之風,要麼助長門下之風,要麼助長作秀之風,總之不會有助朝廷發現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