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音樂社群模式(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幹什麼了要這麼多錢?”
陳忱撓撓頭:“就是簽約音樂人加獨家版權嘛。”
“簽了多少?”
“四百多獨立音樂人和他們的兩千三百多首歌,還找了一些音樂公司,總共簽了近五萬首歌的版權。”
路遙聽到這個數字,倒是覺得還挺不錯的。
“現在歌曲版權什麼價格?”
“一年兩百塊加8%的收益分成,簽約的音樂人他們在合同期內釋出上傳的歌曲享15%的收益分成。”
陳忱解釋道:“我們簽約的目前大都是小眾分類,以民謠、電音、純音樂、鄉村、小部分搖滾為主,所以價格方面基本上我們說多少就是多少。”
路遙笑了笑:“主要沒人以為這部分能有多大的收益,想著多少能有點就行是吧?”
陳忱點頭:“是啊,就連企鵝、大道現在也只是屯版權,但是卻沒有一點要追究其他平臺侵權的想法,網路上還是各種免費歌曲滿天飛,如果說正版平臺開啟收費或者會員試聽等功能的話,估計使用者不太能接受。”
“企鵝和大道是在等,等版權法正式實施。”
音樂版權法雖說去年年底就已經公佈,但像這種政策,往往還會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傳播、適應。
也就是讓你們提前轉型,提前考慮好後路,要麼及時收手,要麼就等著被制裁。
一般來說,這個時間會是一年左右。
也就意味著,版權法很大可能會從2014年元月份開始正式實行。
2013年一整年,就是留出來的緩衝期。
同時也為了優勝劣汰,將沒有實力、沒有底蘊、不正規、不規範的平臺盡數淘汰。
只要在這個期間,能囤攢下足夠多的版權,那麼在未來,就有充足的資本去瓜分正版市場的龐大使用者。
企鵝音樂和大道音樂,目前的策略應該就是如此,簽約各大音樂公司,瘋狂囤積歌曲版權。
等時間契機一到,立馬就可以與那些中小免費平臺對簿公堂,然後實現自己獨家的地位。
這是當前的行業正版化大勢所趨。
不過倒不用擔心某一家壟斷的問題,企鵝和大道都不傻,即便他們有那個實力,也不會去做那樣的事。
因為往往版權法流行開來的下一步就是反壟斷法的上線。
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版權內容都收於自家旗下,勢必會留出部分的空白市場。
星海要做的,就是牢牢佔據這部分市場。
俗稱,撿漏。
不過這撿漏也是要看實力和技巧的。
不管不顧,見著什麼都往嘴裡塞那不是撿漏,是垃圾回收站。
路遙之前給陳忱指明的方向就是民謠和電音。
這兩種音樂形式在當前的國內音樂界屬於特別兩極分化的種類。
愛好者都是死忠粉,聽不慣者都認為是無病呻吟和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