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一個億,夠嗎?(第1/2頁)
章節報錯
“路總,這就是我們餓了沒發展至今的大概情況。”
深邃幽雅的洽談室內,張豪詳細的介紹了一番從2009年餓了沒成立至今的發展路程。
有過辛酸,有過挫折,有過喜悅,有過成功。
截止到目前為止,餓了沒共進駐全國一百三十二座城市,累計註冊使用者九百餘萬,月活躍使用者上百萬。
平均每天全平臺交易單量十二萬餘次,其中外賣單量九萬餘次,其他生活服務單量近三萬次。
餓了沒雖說是做外賣起家,但不全是外賣,平臺上還包含很多本地生活服務,這方面的業務也不算少。
張豪所說的情況,確實比路遙自己瞭解到的更加詳細準確。
發展的規模程度,也超越了之前的猜測和判斷。
“日均九萬次的單量,平臺的年營收怕是有三四千萬?”
張豪點點頭:“差不多,去年的日均單量為六萬多,年營收兩千三百多萬,今年已經過半,按照現有的情況發展下去,我們預計年營收可以達到三千五百萬以上。”
“利潤呢?”
“沒多少。”
張豪說的很坦白:“除過平臺自身的運營成本和人員工資以外,錢基本都花線上上宣傳和使用者補貼兩方面了。”
虧損是任何一個購物類平臺發展初期所要經歷的必經階段。
要從使用者口袋裡掏錢,自然就得先付出。
“外賣行業的前景還是很好的。”
路遙說道:“餐飲,這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你這條路選的不錯。”
“起初就是為了給同學們提供方便。”
張豪笑笑:“後來覺得這個方便可以提供給所有人,就去做了。”
路遙對這個說法很贊同:“人越懶,社會進步越快,想要便利,就得想辦法去研究如何變得便利。”
“汽車火車的發明就是源於人們不想走路,外賣的誕生就是源於人們不願做飯,甚至不想下樓吃飯,出發點很好。”
隨意扯了幾句,路遙這才問道:“說說吧,想融多少錢?”
張豪遲疑了下,報出了一個數字:“一個億。”
“一個億夠嗎?”
路遙笑了笑:“美團入場的事兒你應該清楚吧?”
“知道,正是因為美團入場,我才想著融資擴大規模,它來勢有點兇。”
“美團有團購留下的底子,去年又被紅山投了一大筆錢,實力可不弱啊。”
路遙摩挲著手背:“想好怎麼應對了嗎?”
張豪沉默片刻:“什麼運營活動啊、究極決策啊那些空話我就不說了,外賣,就是給使用者提供中間媒介的平臺,說到底,搞再多的宣傳,如果有不同選擇的話,使用者在使用的時候仍然會去對比哪個平臺划算,所以我們和美團之間的競爭,到最後一定會是一場補貼大戰,哪個平臺點餐便宜,使用者就會用哪個。”
“你倒是看得通透。”
路遙詫異的看了一眼張豪。
擱在一般情況,大多數的創業者在面對投資人時,皆是高談闊論,將自己的所有決策和想法全都抖落出來,想讓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決心,彷彿勝利已經在眼前了。